[发明专利]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3621.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有村怜士;长谷川雄介;佐野智久;铃村祯崇;池尻拓马;山下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颗粒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使用滗析器型离心分离机将原料浆液在水系介质中浓缩的步骤。所述原料浆液的浓缩步骤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离心力为500G以上且小于4000G;和温度为Tg‑10℃以上且Tg+10℃以下。并且浓缩的浆液中的着色颗粒的比率在规定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或磁性记录法等中的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设计了许多关于通过诸如使用聚合性单体等的悬浮聚合法或乳液聚合法、或者其中粘结剂树脂等在溶剂中造粒的溶解悬浮法等调色剂颗粒的湿式生产方法生产的调色剂的发明。
如在悬浮聚合法或乳液聚合法中的于水系介质或有机溶剂中生产的调色剂具有极其窄的粒度分布。因此,除了能够实现高显影性能和高转印性之外,也可实现高产率,由此使其从生产性的观点是优越的。
使用湿式法生产的调色剂通过以下来得到:在水系介质或有机溶剂中形成调色剂颗粒以得到调色剂颗粒分散液,接着使用典型地由以过滤装置的方式的固液分离装置为代表的分离手段从调色剂颗粒分散液中分离调色剂颗粒,随后如有必要添加外部添加剂。
近年来,使用电子照相法的影印机和打印机已经被要求提供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图像品质和减小的尺寸,并且无论装置处理速度是否增加都要求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由于对调色剂的负荷随着处理速度变得更快而增加,由特别是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调色剂劣化所引起的诸如非图像区域的起雾等涉及显影性能问题的发生不断增加。另外,从高分辨率的图像的观点,优选调色剂承载构件和静电潜像承载构件接触配置的显影体系(随后将称为接触显影体系)。然而,接触显影体系对调色剂施加较大的负荷,这是由于调色剂经受在调色剂承载构件和静电潜像承载构件之间的压力。甚至更重要的是增强在这样的状况下的调色剂韧性。
然而,从生产性的观点,还必须缩短在调色剂生产过程中各工序消耗的时长。使用湿式法生产的调色剂在各种温度调节下在涉及材料分散步骤、着色颗粒的形成步骤、聚合步骤、过滤步骤和干燥步骤的一系列步骤中生产。其中,生产性可以通过缩短在调色剂从如在聚合步骤或干燥步骤中的高温回复至特别是后续步骤中的常温的过程中消耗的时长来显著地改善。
然而,由于例如使用的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温度的突然变化造成材料对调色剂颗粒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密着性出现了差异。该趋势在含有磁性粉末作为着色剂的调色剂的情况下特别突出,这是因为磁性粉末的热膨胀系数与其它材料的极大不同。在调色剂长期经受应力结果密着性下降的情况下,龟裂、碎裂和其它问题趋向于出现,导致耐久性差。
已经设计了通过在使用湿式法的生产期间从水系介质分离着色颗粒之际使用分离装置同时去除杂质来改善调色剂性能的多项发明。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258601提出了通过在固液分离期间使用具有两种以上的筛网的过滤器去除调色剂浆液中存在的杂质的方法。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8-137131类似地提出了通过使用螺杆滗析器(decanter)型连续离心沉降机去除调色剂浆液中的杂质的方法。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258601和No.H8-137131没有充分地讨论材料对调色剂颗粒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密着性,由此在分离步骤中留有改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调色剂。
更具体地,提供了允许得到有利的图像浓度且使用小型化图像形成设备在低温低湿环境中甚至于长期耐久使用的条件下也允许得到有利的没有起雾或显影条纹出现的稳定图像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提供从水系介质分离着色颗粒的装置并且限定此时施加的时间和压力来解决,由此导致本发明的完成。即,本发明为如下所示。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包括将包含水系介质与各自含有粘结剂树脂和着色剂的着色颗粒的原料浆液进行处理的处理步骤,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