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牡丹花粉的破壁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83542.0 申请日: 2017-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6984414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8
发明(设计)人: 石晓峰;王新娣;李运;邱国玉;沈薇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2C21/00 分类号: B02C21/00;B02C19/18;B02C19/00;A61L2/12;A23L3/01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代理人: 李艳华
地址: 73005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牡丹 花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天然药物制药领域,尤其涉及牡丹花粉的破壁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Paeonia suffrutcosa)属于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又名鹿韭、白术、木芍药,为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赵兰勇《中国牡丹栽培与鉴赏》,2004,1-22),在中国有2000 多年的药用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据《新修本草》记载: 牡丹“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药,肉白皮丹”;《名医别录》记载:“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今东间亦有”,说明该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约于8世纪东传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19世纪传入美洲;国外也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有的已被我国引进(陈平平《中国牡丹的起源、演化与分类·生物学通报》,1997,32(3):5-7)。中国是世界牡丹的发祥地和世界牡丹王国,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广泛分布于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铜陵、陕西汉中、河北柏山、四川、甘肃、浙江等地,以洛阳、菏泽、安徽种植最多,据统计,我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hm2(白喜婷,朱文学,罗磊,等《牡丹籽油的精炼及理化特性变化分析·食品科学》,2008,29(8):351-354.)。特产于中国的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共计有8个种,7个亚种(沈保安《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研究与修订·时珍国医国药》,2001,12(4):330-333)。中国牡丹园艺品种根据栽培地区和野生原种的不同,可分为4个牡丹品种群,即中原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和西南品种群,其中以中原牡丹品种群品种最多(何秀丽,郑国生,王宗正《牡丹研究现状与进展·花卉园艺》, 2006(2): 8-9)。其根皮(牡丹皮)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在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也均有收载,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能,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臃肿疮毒等症(国家药典委员会《牡丹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172)。

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具有和平、繁荣、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而且全身都是宝,除了其根和根皮的药用价值外,牡丹的花、籽、花粉、叶都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中,牡丹花粉中富含有多种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其矿物质含量虽然不高,但比较齐全。牡丹花粉中还含有大量天然活性物质,包括80多种酶、黄酮类化合物、激素、核酸和有机酸等。牡丹花粉中大量天然活性物质是促进健康、增加肌体防御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每颗花粉都是微型的“营养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5%,有20多种氨基酸,并且一半以上的氨基酸处于游离状态,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赵贵红《牡丹花粉保健面条的研制·粮油加工》,2006,3:66-68)。这是目前任何一种天然食物所不能比拟的。目前牡丹花粉已被开发成口服液(郑爱霞,赵小强,赵潜龙《牡丹花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200910117445.7》,2010-02-17),以及作为保健面条(赵贵红《牡丹花粉保健面条的研制·粮油加工》,2006,37(3):66-68)、酸奶(赵贵红《牡丹花粉山药酸奶的研究·食品科技》,2008,2:43-45)、啤酒(赵贵红《牡丹花粉蔬菜汁啤酒的研制·酿酒》,2005,32(5):86-88)等的辅料。但未见牡丹花粉破壁的方法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活性物质流失少的牡丹花粉的破壁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牡丹花粉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将牡丹花粉按厚度≤0.5cm均匀铺设后覆盖白布,并置于日光充足地方晒干或于40~50℃温度下烘干,当花粉中水分≤5%时经七号筛除杂,即得精选的牡丹花粉;所述精选的牡丹花粉经温差破壁法或超微粉碎法,即得破壁牡丹花粉成品。

所述牡丹花粉为丹凤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或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S.G.Haw.et. Laeuner)T.Hang et.T.J.Li]的花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未经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