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乳房形态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3090.6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3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羽;王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因子分析 系统 乳房 形态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乳房形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人体测量项目数据,并建立人体数据库;
(2)选择六个与乳房相关的基础人体测量项目数据,并根据其余人体测量项目数据与基础人体测量项目数据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弱程度确定基础变量;
(3)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基础变量中选出表征乳房形态变量,在因子分析时,根据最大四次方值矩阵旋转方法,使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对初等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得到若干因子;从各个因子中选取绝对值大的相关系数,并结合专业知识选出表征乳房形态变量,所述表征乳房形态变量包括:内外乳点角、乳房深、乳点-内缘点距、乳房深和乳宽比率DWR、乳房内弧长、下胸围、外缘点-下缘点距、下乳房角、乳点侧长、乳点高、下乳房倾斜角、上乳房角和乳房丰满度;
(4)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确定内外乳点角、上乳房角和乳房深作为表征乳房的参数,具体为:选择“最远邻元素”作为聚类方法,“Pearson相关性”作为测度变量间相似性的方法,对选出的表征乳房形态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由相关矩阵、树状图及专业知识将所述表征乳房形态变量分为五类,分别为:内外乳点角;上乳房角、下乳房倾斜角;乳房丰满度、外缘点-下缘点距;乳点高、下胸围;乳点侧长、下乳房角、乳房内弧长、乳点-内缘点距、乳房深和乳宽比率DWR、乳房深;计算五类中各个变量的相关指数,根据相关指数的大小,结合测定的难易程度及专业知识,从各类中选出一个变量作为表征乳房形态的变量;根据聚类进程表的原理,得出确定内外乳点角、上乳房角和乳房深作为表征乳房形态的参数;
(5)基于内外乳点角、上乳房角和乳房深对乳房的形态进行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乳房形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三维扫描的方式收集人体测量项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乳房形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法得到其余人体测量项目数据与基础人体测量项目数据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弱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乳房形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六个与乳房相关的基础人体测量项目数据为:胸围、下胸围、胸深、乳房宽、乳房深和乳宽比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乳房形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上乳房角从人体侧面的角度表征乳房整体的立体形态;所述上乳房角越大,乳房越耸立,上乳房角越小,则越扁平;所述内外乳点角和乳房深表示乳房细部立体和丰满程度,所述内外乳点角一定时,乳房深越大,则乳房越挺立,隆起程度越大,乳房深值越小,则乳房越扁平;所述乳房深一定时,内外乳点角越小,乳房越挺立,内外乳点角越大,乳房越扁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0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