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梁和建筑基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2662.9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强;王秋艳;吴瑞礼;王志强;商宇飞;张晓峰;郑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李健 |
地址: | 10244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基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梁和建筑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在厂房、房屋等建筑结构中,一般都以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梁则主要起到柱子间连系的作用,使基础形成较稳定的结构,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梁通常采用现浇的方式形成。即,现浇就是通过在现场组装模板,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由于现浇施工工艺相对复杂,速度慢,使得梁的成型时间较长,因而使得梁与柱的之间的连接工艺繁琐,影响形成建筑基础结构整体的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梁和建筑基础结构,该梁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快速形成建筑基础结构,缩短和简化形成建筑基础结构的时间和工艺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梁,所述梁包括至少一个梁本体,所述梁本体为预制件,每个所述梁本体的端部内设有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的端部外露于所述梁本体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埋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于所述梁本体的端部内,所述第一连接板外露于所述梁本体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定位件为一体成型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定位件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多个连接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多个杆状件,多个所述杆状件的端部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孔中。
优选地,所述梁本体的顶面设有用于安装墙板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梁包括多个所述梁本体,多个所述梁本体的端部依次相对设置,且多个所述梁本体的相对的端部的所述第一预埋件之间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基础结构,所述建筑基础结构包括梁柱基础和上述的梁,所述柱基础包括桩基和固定于所述桩基内的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的顶面外露于所述桩基,所述第一预埋件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预埋件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建筑基础结构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在多个所述梁本体的所述第一预埋件的连接处的下方,并所述垫块的顶面贴合于所述梁本体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埋件的顶面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一预埋件的端面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和所述支撑柱均为金属件,所述支撑柱焊接于所述第二预埋件的顶面,所述第一预埋件的端面焊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梁本体设置为预制件,与现有的现浇成型梁的工艺相比,简化了梁的成型工艺,提高了梁的成型速度,并且本发明还在梁本体的端部设置预埋件,以方便多个梁本体端部之间以及梁本体的端部与柱或柱基础之间的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从而缩短和简化形成建筑基础结构的时间和工艺过程。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梁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梁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预埋件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预埋件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建筑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建筑基础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柱基础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柱基础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预埋件的俯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预埋件的侧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基础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基础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基础结构的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2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碎石芯重力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特高压输电电线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