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插水稻无盘育秧营养基质育秧板及育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887.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8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邹应斌;周雪峰;黄敏;范小兵;曹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4/10 | 分类号: | A01G24/10;A01G24/25;A01G24/20;A01G24/22;A01G24/30;A01G24/44;A01G22/22;C05G3/60;C05G5/1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江巨鳌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育秧 营养 基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插水稻无盘育秧营养基质育秧板及育秧方法。育秧板包含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算,膨润土10~15、风干的稻田耕层土壤或红黄泥土30~40、风干的蒸煮稻壳10~15、清洁水20~25。按上述比例将基质物料混合,搅拌均匀,每公斤混合物里添加土壤杀菌剂,如30%恶霉灵0.15~0.20克,营养复配剂8~10克。该基质板湿润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干燥后能结块,可以搬运,重量轻。基质板吸水后可以膨胀,结构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同时插秧后不需要洗盘、回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使用的土壤采用杀菌剂消毒,稻壳采用蒸汽高温消毒,可以控制基质板的病原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插水稻无盘育秧营养基质育秧板及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大,产量多,但对于水稻生产来说,需要较多的人工,且劳动强度大。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科技工作者通过刻苦攻关,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水稻生产中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目前,我国南方水稻机插育秧采用塑料软盘育苗,或者塑料硬盘育秧,以适应插秧机插抰。在育秧基质载体方面,采用的有稻田泥浆、商品基质、秸秆碎末、锯木灰和自制营养土等多种类型。对于泥浆育秧方法,所育的秧苗水稻根系与土壤融合,秧苗机插大田后返青快,育秧效果好,但需要人工或机器在稻田制作泥浆装盘,且泥浆制作时要清除石块、禾蔸、杂草等杂物,清除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劳力成本高。使用商品基质育秧,较泥浆方法轻便,能在育秧工厂进行流水线操作,操作比较简便,但育秧基质的物化成本高,每亩大田商品基质的成本在30~55元。另外,基质育秧水稻根系与土壤不太融合,质量、质地较轻,机插大田后易漂浮,返青较慢。自制营养旱土育秧,冬前取稻田耕作层土壤,晾干后将土壤粉碎,筛去石头、杂草,拌肥料储存,替代商品基质,可上流水线,育秧效果好,但是取土、晾干、粉碎、筛土、拌肥等工序多,劳力成本高,同时需要专门的储存场地。秸秆碎末和锯木灰克服了商品基质育秧成本高的缺点,但配肥、调酸、病虫害防治难度较大,容易造成伤苗烂秧。
无论是采用稻田泥浆、自制的干旱的营养细土,还是营养基质、秸秆碎末和锯木灰作基质等育秧,都需要配套的塑料软盘、硬盘等专用秧盘,播种前需要人工摆盘,机插后需要将专用秧盘回收和清洗,需要专用秧盘的储藏场地。另外,专用秧盘一年仅用1~2次,利用率低、成本高。近年来,有用秸秆碎末和废纸张加粘合剂制成的基质育秧板育秧,省去了秧盘,但制作秧盘所采用粘合剂中含有化学物质,会给秧苗生长带来危害,甚至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因此,设计一种既能成型又不需要秧盘,且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的育秧基质板,对于水稻生产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机插水稻育秧基质及载体的不足,发明一种基于蒸煮稻壳、泥浆为基质的多功能营养育秧基质育秧板。泥浆是以复合的黏土矿物,如膨润土与稻田耕作层土壤或红黄壤土壤等混合制成泥浆,再添加特定配方的壮秧肥和杀菌剂。泥浆具有较强的粘结力,再与蒸煮稻壳混合,制成具有杀菌、调酸、施肥等多种功能的营养基质育秧板。同时,在制作多功能营养基质育秧板时,可将精选后的水稻种子按一定的规格定位播种在营养基质育秧板上,风干或晒干储存,或者直接运往秧床摆盘育秧。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营养基质育秧板包含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算,膨润土10~15、风干的稻田耕层土壤或红黄泥土30~40、风干的蒸煮稻壳10~15、清洁水20~25。按上述比例将基质物料混合,搅拌均匀,每公斤混合物里添加土壤杀菌剂0.15~0.20克,如30%恶霉灵0.15~0.20克,营养复配剂8~10克(表1)。
表1 营养复配剂的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用树木栽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流水线式种植养殖一体化大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