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1590.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曹倩;李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B1/04 | 分类号: | B07B1/04;B07B1/46;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1 安徽省阜阳市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盒身 底盖 茶叶碎末 茶叶盒 过滤网 漏斗 开口 分离装置 两端开口 一端开口 底端 盒盖 分离茶叶 一段距离 封闭盒 圆台形 上端 碎末 安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包括:盒盖、盒身、底盖、过滤网、漏斗、锥形分离装置;其中,盒身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盒盖用于封闭盒身开口的一端;漏斗呈圆台形且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的大小与盒身开口的大小相同并安装于盒身的底端,其中另一端开口较小且与底盖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以分离茶叶碎末;过滤网呈圆形且大小与盒身开口大小相同并安装在漏斗的上端;锥形分离装置呈圆锥形并安置于底盖的中心位置;底盖安装于盒身的底端;避免了茶叶碎末通过过滤网再次进入茶叶盒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色、香、味兼具的可口饮料,但一杯好的茶往往要保证茶叶的质量,如果茶叶里夹杂着茶叶碎末会极大的影响着茶的品质,饮用口感上也不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一申请号为201520906917.8专利名称为一种茶叶盒的实用新型专利;在该技术方案中,茶叶在茶叶盒内,可通过滤网6对碎茶进行过滤,避免碎茶倒入水中冲泡时产生不好的口感和观感,过滤的碎茶可通过滤网6下方的抽屉盒2进行收集处理。但其存在以下不足:在使用茶叶盒倒取茶叶的过程中部分茶叶碎末又会通过滤网再次进入茶叶盒内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包括:盒盖、盒身、底盖、过滤网、漏斗、锥形分离装置。
其中,所述的盒身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所述的盒盖用于封闭盒身开口的一端;所述的漏斗呈圆台形且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的大小与盒身开口的大小相同并安装于盒身的底端,其中另一端开口较小且与底盖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以分离茶叶碎末;所述的过滤网呈圆形且大小与盒身开口大小相同并安装在漏斗的上端;所述的锥形分离装置呈圆锥形并安置于底盖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底盖安装于盒身的底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在盒身内部安装一漏斗且漏斗上端设有一过滤网,茶叶碎末可通过过滤网筛分落入漏斗,其次通过底盖上的锥形分离装置使落入漏斗内部的茶叶碎末进入底盖两端;该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不仅分离出茶叶碎末,并且在倒取茶叶的过程中避免了茶叶碎末通过过滤网再次进入茶叶盒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的立体空间示意图;
图2为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的内部原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盒盖;2、盒身;3、底盖;4、过滤网;5、漏斗;6锥形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此,本发明的适宜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筛分茶叶碎末的茶叶盒包括:盒盖1、盒身2、底盖3、过滤网4、漏斗5、锥形分离装置6。
其中所述的盒身2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所述的盒盖1用于封闭盒身2开口的一端;所述的漏斗5呈圆台形且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的大小与盒身2开口的大小相同并安装于盒身2的底端,其另一端开口较小且与底盖3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以分离茶叶碎末;所述的过滤网4呈圆形且大小与盒身2开口大小相同并安装在漏斗5的上端;所述的锥形分离装置6呈圆锥形并安置于底盖3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底盖3安装于盒身2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师范学院,未经阜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带式在线变力激振器
- 下一篇:用于分离蛹的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