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衣芽孢杆菌BL06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0905.5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霞;徐龙;黄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A01P21/00;C12R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衣 芽孢 杆菌 bl06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地衣芽孢杆菌BL06及其应用。地衣芽孢杆菌BL06,于2016年12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3462。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BL06在制备防治芸薹菜软腐病的生防菌剂中的应用;也可以在促进植物生长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涉及地衣芽孢杆菌BL06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地衣芽孢杆菌为芽孢杆菌属内菌株,是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和研究,并具有巨大潜在开发价值的的菌株之一,菌体能通过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能够产生多种促生相关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原真菌性病害是威胁作物生产,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病原物。其中,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引起的,是全世界范围内黄瓜产区最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全世界大约有70多个国家先后发生过这种病害,对黄瓜生产威胁极大。目前,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培育抗性品种,主要方法有杂交法、转基因、紫外诱变和药剂驯化,其次是选用化学药剂防治。病害一旦发生,必须间隔三四天施药一次控制病害,农药残留问题异常突出,同时易产生抗药性。
相似的植物病原真菌病害还有辣椒疫病、小麦赤霉病。均是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害。
软腐病主要由欧氏杆菌属(Erwinia)细菌和根霉属(Rhizopus)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可使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发生腐烂。病菌均为弱寄生菌,主要为害植物的多汁肥厚的器官,如块根、块茎、果实、茎基等。发病不限于田间,运输途中和贮藏期间也有发生,且为害更重。为害的作物种类甚多。中国主要的软腐病有由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aroideae)引起的十字花科作物、番茄、马铃薯、瓜类等的软腐病,由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引起的甘薯软腐病等。
随着社会对绿色食品要求的呼应,限制或少用、不用化学药剂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即使是一些防效相对稳定的霜霉威等药剂也不断叫停。同时,消费者逐渐意识到化学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界转而开始使用生物农药,如克菌康、武夷菌素、绿盾丰、双抗等,活体的生防菌剂主要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类,但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开发阶段。
生物防治的手段近些年不断浮出视野,主要是利用一些芽孢杆菌属菌株的发酵液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以及一些天然产物植物的代谢物,防效大多在50%到70%之间。相比化学药剂,因其安全、口感品质上都稍胜一筹,故其生物防治的研究也逐步在上台阶。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了将颉颃菌引入植物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抗虫、抗逆性。由于颉颃菌在抑制植物病害方面的广谱性、高效性以及安全性,目前成为农药市场发展的趋势,被称为是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发新的、更为高效和安全的微生物制剂控制病害的发生是提高社会生产总量的需要,同时更是农业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对芸薹菜软腐病引起的病害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生防制剂的现状,提供一种防治芸薹菜软腐病的单一生防菌菌株及其菌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菌株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地衣芽孢杆菌BL06,于2014年12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3462。
由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BL06制备的生防菌剂。
生防菌株BL06用于制备生防菌剂的方法为:将地衣芽孢杆菌BL06的种子菌液以1:500体积比接种至LB发酵培养液中发酵培养,28℃、200rpm培养48h,然后6000rpm离心10min,用灭菌水进行稀释制成菌剂,菌剂成品中活菌总浓度为1×109~1×1010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0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