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79632.2 | 申请日: | 2017-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5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 代理人: | 王新发;常亚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体积 成像 品质 镜头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其包括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六片透镜,将各透镜设置不同的屈光力、焦距和凹凸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成像面的距离值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厚度值的比值处于14与17之间。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通过使六片透镜沿一设定方向依次相间隔设置,将各透镜设置不同的屈光力和凹凸面,如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通过设置六片透镜,从而实现光学透镜组的高品质成像,同时兼顾了该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简单精巧且轻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各类的电子产品,并随身携带出行。对于这些电子产品发展的趋势是轻型化,以利于人们随手携带方便。而这些电子产品许多都有成像用的镜头。而这些镜头也被要求轻型化以利于携带;另一方面,人们多成像的品质也要求越来越高。
然市场上的较多的成像镜头是用四片式或五片式的镜片来成像,一般最高的成像的像素为百万级别,虽可以满足一般的成像品质要求,但是却无法更进一步达到更高的品质。
因此,设计开发一款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及其成像系统,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光学透镜组的外形且兼顾高分辨率的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包括光圈和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至少有一个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一透镜至成像面的距离值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厚度值的比值处于14与17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屈光力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屈光力同向。
优选地,各所述透镜均由塑胶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分别为2.98mm、-6.93mm、4.22mm、5.22mm、6.92mm和-19.75mm。
优选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均为1.545;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1.651。
优选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均为55.987;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21.5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