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8552.5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阙波;胡丁文;李继红;朱承治;姚晖;张劲;俞恩科;陆翌;裘鹏;乔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M1/3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下垂 控制 mmc 换流 启动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子模块进行充电,使子模块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值;
(2)判断系统是否为有源网络;
(3)当系统为有源网络时,计算网侧电压相位值,并计算设定的相位值与所述网侧电压相位值的误差值;
(4)将所述误差值在解锁信号的上升沿时刻赋予附加相位积分器,作为该积分器的初始值,根据解锁信号的上升沿使能所述附加相位积分器,根据附加相位积分器计算附加相位值,并将附加相位值与所述设定的相位值进行叠加生成最终相位值,根据所述最终相位值控制解锁换流器,完成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相位值为MMC换流器的控制系统中本地50Hz相位生成器所生成的相位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相位值还与功率偏差相关,所述功率偏差为设定输出功率值与实际输出功率值的误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相位积分器的数学计算公式为:
θ附=mod(Kf∫(Pset-P)dt+θ′,2π),
其中,mod()为取余函数,θ附为所述附加相位值,Pset为设定输出功率值,P为实际输出功率值,θ′为所述误差值,θ′=θ01-θg,θ01为设定的相位值,θg为网侧电压相位值,Kf为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系统为无源网络时,直接解锁启动换流器。
6.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模块,用于对子模块进行充电,使子模块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系统是否为有源网络;
计算模块,用于当系统为有源网络时,计算网侧电压相位值,并计算设定的相位值与所述网侧电压相位值的误差值;
解锁模块,用于将所述误差值在解锁信号的上升沿时刻赋予附加相位积分器,作为该积分器的初始值,根据解锁信号的上升沿使能所述附加相位积分器,根据附加相位积分器计算附加相位值,并将附加相位值与所述设定的相位值进行叠加生成最终相位值,根据所述最终相位值控制解锁换流器,完成启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相位值为MMC换流器的控制系统中本地50Hz相位生成器所生成的相位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相位积分器的附加相位值还与功率偏差相关,所述功率偏差为设定输出功率值与实际输出功率值的误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相位积分器的数学计算公式为:
θ附=mod(Kf∫(Pset-P)dt+θ′,2π),
其中,mod()为取余函数,θ附为所述附加相位值,Pset为设定输出功率值,P为实际输出功率值,θ′为所述误差值,θ′=θ01-θg,θ01为设定的相位值,θg为网侧电压相位值,Kf为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下垂控制的MMC换流器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系统为无源网络时,直接解锁启动换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85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