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海洋牧场底栖环境调查的沉积物采集与分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120.2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0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生;宋肖跃;林承刚;周毅;王先锋;刘清远;张涛;张立斌;孙丽娜;刘石林;孙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8 | 分类号: | G01N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海洋 牧场 环境 调查 沉积物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海洋沉积物采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海洋牧场底栖环境调查的沉积物采集与分切装置,包括采样框、采样管、网兜、通样座和切样环,其中采样框包括框身和框盖,框身内均分成多格,多个采样管分别放置于不同分格中,在框盖自由侧设有与框身挂接的挂钩,网兜设于框身一侧,胶塞放置于网兜中,采样管完成采样后两端通过胶塞堵住,通样座上端设有顶板,样品切分时采样管下端去除胶塞后套在通样座的顶板上,然后拔去采样管上端胶塞并缓慢下移采样管,样品由采样管上端露出并通过切样环分切。本发明可以在海洋牧场底部同一小面积区域内取得多只柱状样品,且切分时可以快速将样品通出并等分两份用于不同测定,保证测定背景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沉积物采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海洋牧场底栖环境调查的沉积物采集与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底质沉积物样品采集是海洋潮间带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样品可用于相关的海岸带地质、生态环境研究与分析。海洋牧场构建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建设与维护需要科学的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海洋牧场底栖环境是众多重要海洋经济生物(如海参、鲍鱼等)的栖息地,且其表层10cm内沉积物样品为底栖生物提供了主要的栖息场所与食物来源,对其进行经常性的调查采样是监测环境变化、预测养殖风险的重要手段。值得强调的是,底栖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同时采集用于环境非生物指标测定与底栖生物群落测定的两种样品。
目前对海洋牧场底栖环境调查取样分为不分层采样与分层采样两种,前者以箱式采泥器或抓斗采泥器实现,后者以各类柱状采泥器实现。由于分层样品可以提供海洋牧场关于底栖环境更加精确详细的数据,在采得样品量充足情况下,分层采样优于不分层采样。目前已有柱状采泥器主要有重力式柱状采泥器、活塞式柱状采泥器、多通道柱状采泥器、小型柱状采泥器等。其中,前三者使用时需要大型机械设备辅助,不适用于海洋牧场小型船只采样,而市售小型柱状采泥器(如KC-Denmark公司出产的kajak采泥器)单次下沉只能取得一根柱状样,因而不能满足海洋牧场底栖环境调查中在同一小面积区域(<1m2)内取得3~4只柱状样、以减小重复样品空间变异性的采样要求。
海洋沉积物柱状样装载容器主要有不锈钢管、有机玻璃管、与PP塑料管三种。因成本较低,PP塑料管采样后常将样品与采样管按所需分段长度整体切割,而不锈钢管与有机玻璃管样品需要配套通样装置将样品自下向上通出。目前市售通样装置多为金属制成而易腐蚀,或配备较为复杂的样品高度测量与分切部件,不利于样品现场快速准确切割,且已有针对小型沉积物柱状样的分切装置均只能进行水平分层切割,不能垂直等分切割,难以满足同一柱状样提供环境非生物指标测定与底栖生物群落测定的两种样品的取样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洋牧场底栖环境调查的沉积物采集与分切装置,其中采样框可以使潜水员在一次下潜中,在海洋牧场底部同一小面积区域(<1m2)内取得3~4只柱状样品,利用通样座与高度确定的切样环可以快速地将表层10cm所需深度的分层样品通出并等分两份,分别用于环境指标测定与底栖生物群落测定。
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海洋牧场底栖环境调查的沉积物采集与分切装置,包括采样框、采样管、网兜、通样座和切样环,其中所述采样框包括框身和框盖,所述框盖一侧与所述框身顶端一侧铰接,所述框身内均分成多格,多个采样管分别放置于所述框身内的不同分格中,在所述框盖自由侧设有用于与框身挂接的挂钩,网兜设于所述框身一侧,采样管完成采样后两端通过胶塞堵住,所述胶塞放置于所述网兜中,所述通样座上端设有顶板,样品切分时所述采样管由采样框内取出且下端去除胶塞后套在所述通样座的顶板上,然后所述采样管拔去上端胶塞后下移,样品由所述采样管上端露出后通过所述切样环分切。
在所述框身内的每个分格上下端内侧各设有一个固定环,每个分格中的采样管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固定环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