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反应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6896.2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象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象根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04;C12M1/12;C12M1/34;C12M1/36;C12M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姜雪梅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反应器 系统 | ||
1.一种用于回收可生物降解废物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包括:
a.设有容积空间的生物反应器主体容器,所述容积空间被分隔成接收所述可生物降解废物的上室,接收在上室中产生的可生物降解废物的中室,和接收在中室产生的液体废物的下室;
b.用于分隔所述上室和所述中室的多孔板式上分隔件,用于将所述中室与所述下室分隔的凹形或圆锥形的下分隔件;
c.提供均匀混合的混合搅拌模块的安装在所述上室的鱼犁搅拌装置;
d.提供均匀混合的所述混合搅拌模块的安装在所述中室的斜锥搅拌装置;
e.安装在所述中室的曝气模块,所述曝气模块由固定在所述凹形或圆锥形下分隔件的上表面的多个穿孔管构成;
f.安装在所述下室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加热所述液体废物并杀死所述液体废物中的病原体微生物和杂草种子;
g.设有上渠、中渠和下渠的延伸部,所述上渠设有接受来自所述下室的所述液体废物的输入口,所述中渠填充有生物过滤介质,所述下渠设有第二曝气模块;
h.多个输入口和输出口;
i.多个用于监测温度、湿度、氧气、氨、二氧化碳和空气压力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容器内并连接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传感器产生传感器数据;和
j.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生物反应器系统中的所述加热模块、曝气模块和混合搅拌模块;
由此所述生物反应器系统提供创造的条件以便以连续方式加速将所述可生物降解废物降解为有用的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容器还设有顶盖和在所述顶盖上的喂料模块,所述喂料模块用于将所述可生物降解废物喂料到所述上室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生物反应器系统还设有输入到所述上室的至少一个废水液体输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下室包括加热子室和收集室,所述加热子室设有加热模块来加热所述加热子室的内容物,以杀死流过所述加热子室的废水中的病原体微生物和杂草种子并产生加热的废水,所述收集室用于收集来自所述加热子室的加热的废水并调节加热的废水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中室内的斜锥搅拌装置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圆形支架上安装多个斜锥体而制成,所述多个圆形支架一起构成多个水平层和/或多个垂直层,所述多个垂直层中的下层支架小于上层支架以适合所述下分隔件的凹形或圆锥形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还设有炉灶单元,所述炉灶单元设有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容器的底部下方且还用作所述主体容器的支撑基座,其中所述炉灶单元是木炉;所述木炉具有由粘土和耐火砖制成的散热器,并且所述散热器的侧壁具有隔热外层,以长时间保持高温来加热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容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还设有炉灶单元,通过燃烧过程给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容器和所述延伸部加热;其中所述炉灶单元设有将燃烧废气引入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容器的废气输入口的烟道出口,能够添加管道风扇以驱动燃烧废气进入所述主体容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读取和显示由位于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容器内和所述延伸部内的传感器产生的所述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打开/关闭所述混合搅拌模块、曝气模块和加热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延伸部还设有填充有8-12英寸厚度的表层土壤或堆肥或其它介质的芯吸床,在所述芯吸床中养殖赤子爱胜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多孔板式上分隔件具有多个穿孔,其中每个所述穿孔的直径在1/2-1/4英寸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加热子室内的温度在70-100℃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延伸部中的所述生物过滤介质是轻质膨胀粘土聚集体(LEC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象根,未经吴象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8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