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密砂岩地层的裂缝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4848.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7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远;李军;张军;苏俊磊;南泽宇;于文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18 | 分类号: | G01V3/18;G01V3/38;E21B4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11218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响应 回归系数 差异系数 致密砂岩 裂缝识别 地层 裂缝 物性 测井数据 地层岩性 感应测井 有效识别 含油性 | ||
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地层的裂缝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深感应测井数据与中感应测井数据,获得深感应响应值与中感应响应值,获得深感应响应平均值与中感应响应平均值;基于深感应响应值、中感应响应值、深感应响应平均值与中感应响应平均值,获得第一回归系数;基于第一回归系数、深感应响应平均值与中感应响应平均值,获得第二回归系数;基于深感应响应值、中感应响应值、深感应响应平均值、第一回归系数与第二回归系数,获得双感应差异系数;设定阈值,比较阈值与双感应差异系数,识别裂缝。本发明通过计算双感应差异系数,与阈值对比,有效识别致密砂岩中高角度裂缝,不受地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等变化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致密砂岩地层的裂缝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就测井技术来讲,成像测井是裂缝识别评价最好的办法,但该方法昂贵且费时,仅在部分重点探井中使用,常规测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应用最为广泛,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在储层中识别裂缝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测井学家利用裂缝的各种测井响应特征构建出一系列最基本的裂缝识别参数,如三孔隙度比值法、次生孔隙度指数法、井径相对异常法、电阻率侵入校正差比法等,这些方法对碳酸盐岩、火成岩等高阻致密层较为适用,取得了不错的识别效果。曾联波等(一种水平井裂缝识别方法,CN201510729546.5)重构得到裂缝分形指数曲线、裂缝特征指数曲线以及地层脆性指数曲线放大裂缝的响应强度,消除非裂缝影响,从测井资料中全面提取裂缝信息,准确识别水平井周围地层裂缝;李红兵等(识别储层微裂缝的方法,CN201510353677.8)根据最优的软孔孔隙体积百分比,识别储层微裂缝;任杰等(一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CN201410601495.3)通过分析单井裂缝测井响应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单井裂缝识别的相关特征参数,进而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构建裂缝综合评价模型参数——裂缝综合指数,实现在单井裂缝待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段通过分析裂缝综合指数的大小来识别裂缝;鲍丹丹等(一种潜山裂缝的识别方法及系统,CN201410586454.1)在岩心实验基础上,应用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和声波时差测井结合验证并确定裂缝发育情况;魏修平等(储层裂缝识别方法和成像测井储层裂缝识别方法,CN201410130972.2)在待分析储层的干层,在其它层段比较孔隙度曲线组合中的声波孔隙度曲线与密度孔隙度曲线,基于比较结果根据预设裂缝模型确定相应层段的裂缝类型;曹刚等(砂砾岩裂缝识别的方法,CN201310610148.2)根据地震资料、区域背景资料确定区域构造应力;构建裂缝强度指示曲线;根据裂缝强度指示值识别裂缝;确定裂缝特征参数;杨雪等(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识别,吉林地质,2013)用地区性岩电关系从视声波孔隙度求出的电阻率与地层的实测电阻率曲线有一定的差异,通过这种差异便可对岩层中的裂缝进行识别;许君玉(松辽盆地十屋油田营城组裂缝识别,新疆石油地质,2012)总结研究区裂缝在双侧向和微球型聚焦测井曲线上及变尺度分形曲线上的3种不同形态及其所反映的裂缝的性质,微球型聚焦电阻率值围绕着双侧向值上下波动,所识别的裂缝主要是低角度裂缝;双侧向与微球型聚焦电阻率值正差异,所识别的裂缝主要是高角度裂缝;王翠丽等(镇泾地区长8油层组裂缝特征及裂缝识别方法,2011)提出引入概率神经网络(PNN)方法对优选出的35个样本进行训练,建立裂缝识别模型;赵永刚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泾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测井识别,现代地质,2013)提出基于井径、电阻率、密度、声波等常规测井曲线计算出8个裂缝指示参数,然后利用这8个参数构建了一个裂缝综合识别参数。然而致密砂岩地层中薄互层发育,且相对低阻、基质孔隙较大,并以高角度裂缝为主,裂缝响应微弱,上述识别技术虽然取得不错的识别效果,但对于致密砂岩所有裂缝响应并不全都适用,而且在致密砂岩地层中常用双感应测井,与在碳酸盐岩、火成岩等高阻致密地层中采用的双侧向测井在测量原理差异较大,进一步导致致密砂岩地层中的裂缝识别精度偏低。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致密砂岩地层的裂缝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8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