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熄焦炉的蒸汽发生及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3641.0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白守明;张美文;朱国强;张晓光;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利特环能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6 | 分类号: | C10B39/06;C10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蒸汽 发生 供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熄焦炉的蒸汽发生及供气装置,熄焦炉的蒸汽发生及供气装置包括:若干根供水管(10),安装在熄焦炉(90)的内壁上;若干个喷头(20),设置供水管(10)上;若干个水蒸气收集罩(30),一一罩设在若干根供水管(10)的上方,水蒸气收集罩(30)下方形成水蒸气汽化空间(40);至少一个水蒸气汇合管(50),每个水蒸气汇合管(50)连接在至少两个水蒸气收集罩(30)之间;风帽部(60),设置在水蒸气汇合管(50)的上方且与水蒸气汇合管(50)之间形成第一出气通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水蒸气的产生、收集、再分布、布水支管和喷头造成磨损使得布水支管和喷头更换频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焦熄焦、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熄焦炉的蒸汽发生及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熄焦(英文名称coke quenching)是煤炭炼焦过程的专用术语,目的在于将炼制好的赤热焦炭(即红焦)冷却到便于运输和贮存的温度。炼焦过程是在炼焦炉内操作完成,具体是将煤炭经过高温干馏过程生成焦炭,生成的焦炭可用于冶金,但是生成的焦炭的温度在950~1100℃,需要经过熄焦,将其温度降到250℃以下。
常用的熄焦方法有干法熄焦和湿法熄焦,湿法熄焦设备主要包括熄焦车、熄焦塔、喷洒装置、水泵、粉焦沉淀池及粉焦抓斗等。推焦杆通过拦焦车上的导焦槽将炭化室内赤热的焦炭推至敞口的熄焦车上,熄焦车驶往熄焦塔(即熄焦炉),在熄焦塔下用清水或工业废水喷洒赤热的焦炭,使焦炭迅速冷却,熄焦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水蒸气从熄焦塔塔顶逸出。
而喷洒装置的设置对最终红焦的熄焦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熄焦效果通常对喷洒装置中的喷头或布其气支管进行设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908066U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捣固焦炉熄焦塔喷水管装置,该装置包括在主喷水管体上均布间隔安装的喷嘴,喷嘴体与主喷水管体之间的连接管呈圆柱形,喷嘴体呈扁扇形,喷嘴的出水口轮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矩形,通过对喷嘴进行设置,能够增加喷洒面积,缩短熄焦时间,防止出现红焦上凉焦台或运焦皮带等现象。该装置虽然增加了喷洒面积,提高了熄焦效果,但是,一方面,红焦直接下落对喷嘴喷出的水有阻碍作用,导致布水和喷洒效果差,另一方面,从上而下的950~1100℃的高温红焦直接落在主喷水管体和喷嘴上,易对其造成破坏,使得主喷水管体和喷嘴需要频繁更换,进而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熄焦炉布水装置布水和喷洒效果差、高温红焦对布水管和喷头造成磨损使得布水管和喷头更换频繁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5347324U公开了一种熄焦炉布水装置,该装置包括布水总管1、若干根布水支管2、若干布水喷头3及保护罩4,布水支管2呈长度方向向外辐射布置,布水支管2向外辐射的一端与布水总管1连通,另一端封闭且通过连接件与支撑伞顶9连接,用以支撑布水支管2,若干布水喷头3设置在布水支管2上,在每根布水支管2上方且沿其长度方向上分别罩设有保护罩4,保护罩4下方构成喷洒空间,对下落的红焦进行喷洒降温。在保护罩4外表面设置有耐磨热层5,若干蒸汽通过孔6贯通设置在保护罩和耐磨热层上,用以布水喷头喷洒下来的水气化所形成的水蒸气上升通过。但是,部分高温红焦可能通过蒸汽通过孔进入保护罩内落在布水支管和布水喷头上,易对其造成破坏,需要频繁更换,进而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熄焦炉的蒸汽发生及供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红焦对布水支管和喷头造成磨损使得布水支管和喷头更换频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熄焦炉的蒸汽发生及供气装置,包括:若干根供水管,安装在熄焦炉的内壁上;若干个喷头,设置供水管上;若干个水蒸气收集罩,一一罩设在若干根供水管的上方,水蒸气收集罩下方形成水蒸气汽化空间;至少一个水蒸气汇合管,每个水蒸气汇合管连接在至少两个水蒸气收集罩之间;风帽部,设置在水蒸气汇合管的上方且与水蒸气汇合管之间形成第一出气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利特环能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未经科利特环能科技(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