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3412.9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史君齐;李志敏;周晓光;贵仁兵;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11/00 | 分类号: | D21F11/00;D21F3/00;D21F5/02;D21H21/12;D21H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22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浆 复合 无纺布 用纸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是在水刺无纺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利用水刺的技术将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的纤维均匀地镶嵌在无纺布内部,无纺布本身的吸湿性较差,通过水刺工艺将完全不同性质的无纺布和植物纤维结合在一起,从而赋予无纺布高吸湿性、柔软性和一定的抗静电性能。利用高压水针流射向铺在托网上的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在湿态条件下,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的纤维间氢键被水分子破坏,在水针的冲击作用,纤维随着水流进入无纺布的缝隙,水流则穿过托网后,撞击在托网帘上,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四周反弹,穿过无纺布的部分纤维在水流的冲击下,从无纺布的反面重新折回,经烘干后,纤维间的氢键重新结合,同时由于纤维的镶嵌、抱合等作用,使得纤维间、纤维与无纺布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是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原料之一,要求纸张均匀,具有适宜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性能,能够满足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 打浆和抄纸工段,选择漂白针叶木浆为浆料,采用双盘磨磨浆,叩解度20-30ºSR,湿重≥14g,在上网前添加消泡剂,浆料上网时浆浓为0.1-0.3%,网部机架处安装有摇振设备,振幅为10-15mm,振速为300-350次/min,浆网速比为0.90-1.10,纸浆成型后依次进入压榨工段和干燥工段;
(2)压榨和干燥工段,纸页在压榨工段经过二道压榨,第一道压榨线压力为30-50 KN/m,第二道压榨线压力为50-80 KN/m,干燥工段由一个大烘缸和一个托辊组成,大烘缸直径为5000mm,缸面温度为100-120℃,纸页进入大烘缸时,托辊对其施加100-120 kg/cm的压力。
上述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生产方法中,在上网前添加功能性助剂消泡剂,相对于绝干浆用量为0.05%-0.2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100%漂白针叶木浆,通过合理的打浆处理,使纤维保持了适宜的长度;在机架处安装有摇振设备,振幅为10-15mm,振速为300-350次/min,浆网速比为0.90-1.10,极大地降低了纵横向拉力比;纸页在压榨工段经过二道压榨,进入第一道压榨时,施加较小的线压力,进入第二道压榨时线压力稍高点,干燥工段由一个大烘缸和一个托辊组成,大缸直径为5000mm,缸面温度为100-120℃,确保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的紧度在0.72-0.82 g/cm3范围内,纵向抗张强度≥2.0 KN/m,使用本方法生产的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匀度好,强度适宜,满足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的生产要求。
使用本发明生产的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其横纵向拉力比为1.0-1.2;其纵向抗张强度≥2.0 kN/m;紧度0.72-0.82 g/cm3;水分为4%-6%;定量30-40 g/m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漂白针叶木浆采用双盘磨磨浆,叩解度为20 ºSR,湿重16.1g。在上网前添加相对于绝干浆的用量为0.20%的消泡剂。浆料上网时浆浓为0.1%,网部机架处的摇振设备振幅为15mm,振速为330次/min。
压榨工段中纸页经过二道压榨,第一道压榨线压力为40 KN/m,第二道压榨线压力为50 KN/m,干燥工段烘缸温度为120℃,纸页进入大烘缸时,托辊对其施加120 kg/cm的压力。通过本方案制备的木浆水刺复合无纺布用纸,其定量为40g/m2,纸张纵横向拉力比为1.2,纵向抗张强度2.8 KN/m,紧度0.72g/cm3,水分为6%,其使用效果能够满足客户要求。
实施例2
将漂白针叶木浆采用双盘磨磨浆,叩解度为24 ºSR,湿重15.3g。在上网前添加相对于绝干浆的用量为0.10%的消泡剂。浆料上网时浆浓为0.2%,网部机架处的摇振设备振幅为10mm,振速为350次/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仙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