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废水处理好氧系统磷营养不足的方法及其产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1659.7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2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亦存;郭志军;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棵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34;C12N1/20;C12R1/11;C12R1/125;C12R1/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中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废水处理 系统 营养 不足 方法 及其 产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属于生物增效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废水好氧生化系统磷素营养不足的方法,提高了废水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正磷酸盐含量,促进生化系统活性污泥的处理废水的能力。
背景技术
磷在一切生物遗传信息载体、生物膜以及生物能量转换和贮存物质(ATP)等的组成中不可缺少,磷也是一切生物的重要营养元素,它不仅是生物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遗传物质的组成和能量的贮存中都需要磷,所以,它是一切生物物质中的核心元素。然而,在很多工业废水如造纸废水、印染废水、制药废水等中,以可溶性磷酸盐形式存在的生物可利用的磷元素却十分稀缺。
磷在污泥和水体中以含磷有机物(肌醇类、核酸、卵磷脂、磷蛋白及植酸)、无机磷化合物(例如磷酸钙、磷酸钠、磷酸镁和磷灰石矿石)及还原态磷化氢(PH3)三种状态存在。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含磷有机物和不溶性的磷酸盐,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溶解性的磷酸盐才能被吸收利用,例如某些化能自养菌,如硝化单胞菌和硫杆菌能分别产生硝酸和硫酸,从而使不溶性的磷酸盐释放出可溶性的磷酸根;某些异氧微生物可产生有机酸、磷脂酶、核酸酶、植酸酶等,将不溶性的磷酸盐和含磷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的磷酸盐。
本发明的技术机理在于利用有机磷降解菌将污水和污泥中的有机磷转化成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的磷酸盐,这些可溶性的磷酸盐又被污泥和污水的微生物利用,促进了磷营养不足的好氧系统内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改善了磷营养不足的好氧系统的微生态环境。
现行采用解决废水系统磷不足的方法通常是直接投加磷营养剂,如磷酸或者磷酸盐。这样做会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如:引起管道结垢或腐蚀设备;污泥中无机物含量高,影响污泥沉降性或增加剩余污泥量;出水的磷含量超标,增加了新的污染,而且浪费磷元素。
因此,针对现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利用率高、运行方便、不增加污染、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改善废水好氧生化系统磷素营养不足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提供了上述微生物菌剂在磷营养不足的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改善废水 好氧系统中有效磷营养,促进好氧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加快其生化反应进行,并能提高废水好氧系统处理废水的能力。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中菌种来源如下: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sterium),购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为AS1.23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购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为AS1.2172。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购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为AS1.6279。
本发明公开了改善废水好氧生化系统磷素营养不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所述:
生产微生物菌剂的工艺为:甘油管—斜面—种子罐—发酵罐—混合、吸附—干燥—粉碎—包装。
所述菌剂的制备具体可采用如下步骤:
1.菌种活化:首先将置于冰箱冷冻保存的微生物菌种甘油管划线于LB培养基平板进行菌种活化,将划线后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25-40℃培养20-30小时。
2.斜面培养:将上述活化后的培养皿上的菌落划线于事先准备好的茄子瓶斜面,斜面置于恒温培养箱25-40℃培养20-30小时。
3.种子液培养:按种子液体积的1%-5%的量使用无菌水,用此无菌水冲洗刻度为500mL茄子瓶的斜面,每只茄子瓶使用150mL-250mL无菌水,将冲洗下的菌液用火焰接种法接种至种子罐,种子罐装液量为30-40L,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1-15g g/L,玉米粉1-15g/L,豆粕粉10-30g/L,硫酸镁0.1-1g/L,硫酸锰0.1-1g/L,磷酸二氢钾0.1g-1g/L,磷酸氢二钾0.5g/L,通气体积比为0.1-1。通气体积比为1:1,培养温度37℃,培养15-2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棵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棵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1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