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下滴灌区促进式玉米秸秆还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0082.8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春;刘慧涛;刘方明;高玉山;孙云云;窦金刚;侯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2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促进 玉米 秸秆 还田 方法 | ||
1.一种膜下滴灌区促进式玉米秸秆还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玉米进入完熟期后,采用大型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散于田间;
2)田间喷施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其中所述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啤酒酵母;然后田间撒施激发剂,所述激发剂包含尿素、有机肥、微肥和保水剂;
3)将秸秆和任选存在的可降解地膜深翻入土,旋耕耙平;
4)翌年春季采用可降解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玉米秸秆粉碎为长度≤10厘米,优选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包含的有效活菌总数≥0.5亿个/g;
优选地,所述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将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啤酒酵母分别经液体发酵至对数期,制成种子液,以活菌数1:1:1的比例混合,晾干。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的使用量为步骤1)中玉米秸秆的0.35-0.45%,优选0.4%;
优选地,将所述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溶解于水,以450-500l/hm2田间均匀喷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激发剂中尿素的使用量为步骤1)中玉米秸秆的1.0~1.4%,优选1.0%;
优选地,所述激发剂中尿素的使用量使得土壤的碳氮比调节为25:1~30: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激发剂中的微肥为锌肥;
优选地,所述激发剂中保水剂的吸水倍率≥1000倍;
优选地,按重量比计,所述激发剂中有机肥、微肥、保水剂的比例为10:1: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计,所述玉米秸秆、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和激发剂以下述比率使用:
玉米秸秆: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尿素=100:0.35-0.45:1-1.4,优选=100:0.4:1;
有机肥:微肥:保水剂:尿素=10:1:3:5-7,优选=10:1:3:5;或者
玉米秸秆:玉米秸秆复合腐解菌剂:有机肥:微肥:保水剂:尿素=100:0.35-0.45:2:0.2:0.6:1-1.4,优选=100:0.4:2:0.2:0.6: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50kg/hm2的有机肥、15kg/hm2的微肥、45kg/hm2的保水剂和75kg/hm2的尿素进行田间撒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秸秆和任选存在的可降解地膜深翻的深度为35c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可降解地膜的厚度为0.008mm;
优选地,所述膜下滴灌使得土壤适宜含水量为20%;
优选地,当土壤5cm地温上升至10℃以上时进行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00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育种用培育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湿抗旱小麦育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