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样本血液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700.7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0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秦小江;侯晓敏;聂继盛;张坤;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14111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骆洋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样本 血液 中苯系物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样本血液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即通过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血液中6种苯系物含量的方法。本发明对吹扫捕集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使血液中的6种苯系物富集和解析,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以同位素内标法选择特征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分离度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适合用于生物样本血液中苯系物的同时检测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样本血液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苯系物是化工、医药、农药、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和溶剂。由于苯系物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因其接触途径广,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由于苯系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如对造血系统造成损伤及致畸致癌。因此如何对苯系物内暴露含量进行有效的测定是当前环境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空气中、水中苯系物的检测方法已有很多,而且各方法已被公众所熟知,与水、空气等相比,血液成分及理化性质非常复杂,用于检测水和空气中苯系物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对血液的检测。目前未见有关于生物样本血液中苯系物的检测技术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样本血液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至少达到分离度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样本血液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同位素内标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液中苯系物的含量,该测定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混标溶液的配制:称取苯系物的纯物质,用甲醇配制混标溶液;
同位素内标溶液的配制:称取苯系物的同位素物质,用甲醇配制同位素内标溶液;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取混标溶液,用甲醇配成具有5级以上浓度梯度的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取各级浓度的标准系列溶液加入到对应的进样瓶中,并在每个进样瓶中依次加入同位素内标溶液、空白血液和消泡剂,最后用纯水定容;
标准系列溶液的检测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级浓度的标准系列溶液通过吹扫捕集仪和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以浓度为横坐标、以标准系列溶液中苯系物和同位素内标溶液中苯系物的峰面积之比为纵坐标,绘制各物质的标准曲线,并计算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血样的测定:取血样加入进样瓶中,依次加入同位素内标溶液和消泡剂,最后用纯水定容,然后通过吹扫捕集仪和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得到血样中苯系物和同位素内标溶液中苯系物的峰面积之比,将峰面积之比分别代入对应的标准曲线方程中,得到血样中苯系物的含量。
本发明采用P&T/GC/MS联用技术同位素内标法,对生物样本血液中苯系物含量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人体苯系物内暴露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检测结果分离度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本发明使用到了同位素内标法。现有技术中定量方法多用外标法或归一化法,但是归一化法需要知道各组分的校正因子,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外标法要求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且该方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内标法即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内标的峰面积做比值,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内标法优点: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只要被测物质和内标物出峰,且能完全分离就可定量,与其他组分无关;能避免实验各步处理操作中的待测组分丢失造成的定量不准确。内标法缺点:内标物不易得。内标物的要求:内标物是原样品中不含有的组分,否则会使峰重叠而无法准确测量内标物的峰面积;内标物与待测化合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理化性质,它们的保留时间应相近,但彼此能完全分离(分离度≥1.5);内标物要求与样本成分不干扰、不反应;内标物必须是纯度合乎要求的纯物质。本发明用同位素取代物作为内标,即用同位素取代待测化合物的C或H,使内标物质与待测化合物既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又彼此能完全分离。同位素内标与待测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离子丰度等色谱行为类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3D煎饼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制面烘干一体面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