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础雷管转模与激光编码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259.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左丹英;王杰;左干;万辉;李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C7/02 | 分类号: | C06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雷管 激光 编码 一体机 | ||
本发明涉及基础雷管转模与激光编码一体机,属机械设备类。该基础雷管转模与激光编码一体机由平台装置、入模装置、定位导向装置、提取装置、出模装置、激光编码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本发明中的平台装置给一体机的大部分机械零件提供了安装平台,有效地减少了安装的多级误差,使基础模定位更精准,运行更稳定;本发明中的入模装置与出模装置,实现了入模工艺与出模工艺的自动化,使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本发明的一体机采用下压式的结构对基础雷管进行提取,减少了运输工艺,缩短了基础雷管的运输时间,提高了电雷管的生产效率。本发明有效地与卡腰、卡口工艺进行衔接,为实现工业电雷管装配生产无人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雷管转模与激光编码一体机,属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和推动下,全面提升了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爆破器材行业加大了科技和安全投入,工业电雷管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本质化程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生产技术角度分析,工业电雷管的装填工艺已实现了全程自动化,而自动装填后形成的基础雷管需要经由手工传送到装配工艺,再由人工辅助机械的方式完成卡腰、卡口工艺,这就造成了装配工艺仍停留在半自动化半手工的生产阶段。
目前,上述这种工艺方式增加了因人工的失误而导致危险事故时有发生,工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且整个生产线的效率低下。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存在,在下一步的装配工艺前,必须要通过基础雷管自动化转模装置与卡腰、卡口及激光编码等自动化生产工艺的衔接以实现多发电雷管自动化的装配生产。
中国专利公告CN202582392 U,授权公告日2012.12.05,实用新型的名称为“群发雷管转模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群发雷管转模装置,能实现等量换模的卡口机自动操作技术。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的一型模板过长而导致边缘导向管倾斜角度过大,以至于部分雷管在端口位置卡住,不能顺利到达下一步的装配工艺,其次在于倘若雷管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爆炸,那么群发雷管都将受到破坏,这样一来就相应增加了成本。
中国专利CN103342620 A,公开日2013.10.09,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新型基础雷管转模编码卡腰一体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基础雷管的转模编码卡腰一体机,能完成对基础雷管的转模,编码和卡腰的操作,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机构只能实现基础模中基础雷管的部分提取,导致转模次数增加,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其次就是该机构的平行导向杆一直处于承载状态,长时间工作会影响两导向杆的平行度,进而影响整个装备的运作。
中国专利公告CN205152112 U,授权公告日2016.04.13,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新型多发基础雷管转模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多发基础雷管转模装置,能可消除传统装置中因导向管倾斜角度过大而出现的雷管卡顿的问题,保证雷管转模时的绝对安全。其不足之处没能考虑导向管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加工、装配、应用该装置的上、下转模板较为困难。
中国专利CN103819294 A,公开日2014.05.28,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基础雷管多发转模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基础雷管多发转模机构,能将基础雷管从基础模中顺利取出并转运。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机构的雷管释放机构无法有效地将基础雷管导入下溜板中,导致基础雷管不能顺利的到达下一步的装配工艺。
综上所述,目前的雷管转模编码装置存在运行不稳定,出错率高,装配效率低,装置使用寿命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工业电雷管的生产难度大,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基础雷管装配装置运行不稳定,出错率高,装配效率低,装置使用寿命不高等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运行更稳定,生产效率更高的装置。本装置主要是新增了平台装置、入模装置和出模装置,改进了定位导向装置,优化了编码装置。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精妙,能实现危险工位无人化,能提高电雷管的生产效率,能降低生产成本,能提高装配质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游工艺品分类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便型碳纤维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