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辅助加热系统的沼气发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8583.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7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梦颖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36;C12M1/3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加热 系统 沼气 发酵 | ||
1.一种带辅助加热系统的沼气发酵池,带辅助加热系统的沼气发酵池设置在一地坑(1)内,所述地坑(1)从地面挖设,地坑(1)的顶部盖有坑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发酵池包括池体(3)和池盖(4),所述池体(3)具有池腔,所述池盖(4)密封固定在所述的池体(3)顶端,所述池体(3)的底部通过立柱支撑在所述地坑(1)的底面,所述的辅助加热系统包括内辅助加热系统和外辅助加热系统,所述的内辅助加热系统包括在池体(3)的内底中心设置的用于加热池体(3)内沼液的散热器(5),所述散热器(5)与一供热装置(6)连接,所述散热器(5)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经散热器(5)加热后的沼液输送至池体(3)顶部及四周的扩散装置(7),所述的内辅助加热系统还包括在坑盖(2)的上方设置的沼液加热装置(8),沼液加热装置(8)通过管路与所述沼气发酵池的池体(3)内底部连通,所述的沼液加热装置(8)与一能将池体(3)内的沼液抽至沼液加热装置(8)内以及能将沼液加热装置(8)内的沼液排出至池体(3)内的抽液装置(9)连接,所述的外辅助加热系统包括在所述地坑(1)的底部设置的植被种植基(12),所述植被种植基(12)上种植有植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加热系统的沼气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5)包括第一散热片(51),所述第一散热片(51)通过框架(52)固定在所述池体(3)的底面,所述供热装置(6)包括保温水箱(61)和倾斜设置的第一太阳能集热管(62),所述第一太阳能集热管(62)设置在保温水箱(61)的底部并与保温水箱(61)内腔连通,所述保温水箱(61)内设置有第一吸热片(63),所述第一吸热片(63)通过热导管与所述散热器(5)的第一散热片(5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加热系统的沼气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散装置(7)包括设置在散热器(5)上方的呈倒漏斗状的导流罩(71),所述导流罩(71)具有呈锥形的内腔,导流罩(71)的顶端为封闭端,导流罩(71)的底端为与内腔相连通的开口端,所述导流罩(71)的底端外壁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池体(3)的侧壁固定,所述导流罩(71)内竖直设置有螺旋叶轮,所述螺旋叶轮包括螺旋叶片(72)和旋转轴(73),所述旋转轴(73)穿设并固定在旋转叶片的中心,所述螺旋叶片(72)的底部至顶部直径渐进减小,使螺旋叶片(72)底部至顶部的外延均能与所述导流罩(71)呈锥形的内腔壁相抵触,所述导流罩(71)的顶端中心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旋转轴(73)的顶端转动设置在导流罩(71)顶端的通孔内,旋转轴(73)的底端向下穿出沼气发酵池池体(3)的底部,并与一驱动机构连接,并使螺旋叶片(72)底部至顶部的外延均与所述导流罩(71)呈锥形的内腔壁相抵触,所述导流罩(71)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与导流罩(71)内腔相连通的扩散孔,所述若干扩散孔沿导流罩(71)的周向及轴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流罩(71)的外侧壁固定有若干与所述扩散孔相连通的扩散管(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加热系统的沼气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沼液加热装置(8)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太阳能集热管(81),所述第二太阳能集热管(81)的底端连接有横管一(82),第二太阳能集热管(81)的内腔与横管一(8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横管一(82)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连接有弯管(83),弯管(83)的另一端伸入沼气发酵池的池盖(4)与池体(3)的内腔连通,所述弯管(83)内设置有电磁阀一(84),所述横管一(82)的中部通过管接头连接有输液管(85),输液管(85)的另一端伸入沼气发酵池的池体(3)底部并与池体(3)内腔连通,所述输液管(85)内设置有电磁阀二(86),所述第二太阳能集热管(81)的顶端连接有横管二(87),第二太阳能集热管(81)的内腔与横管二(87)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横管二(87)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的抽液装置(9)连接,所述电磁阀一(84)和电磁阀二(86)均通过线路与一第一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梦颖,未经李梦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5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