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抽汽网源一体负荷自动调节结构及其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8509.0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8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费盼峰;孙士恩;冯亦武;高新勇;郑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7/00 | 分类号: | F01K17/00;F17D1/06;F17D3/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抽汽网源 一体 负荷 自动 调节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抽汽网源一体负荷自动调节结构及其调节方法。汽轮机与汽源侧蒸汽调节阀连接;汽源侧蒸汽调节阀与减温减压器连接;减温减压器与用户侧蒸汽调节阀连接;用户侧蒸汽调节阀与工业蒸汽用户连接;汽源侧蒸汽调节阀通过信号分配器分别与汽源厂控制系统和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连接;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与阀位远程监测装置连接;用户侧蒸汽调节阀与阀位远程监测装置连接;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与汽源厂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工业抽汽汽源根据蒸汽用户用热需求实时调节的问题,实现了按需供汽,降低了供汽过程的节流损失,也可避免欠供造成的用户端用汽品质下降,提高了工业供汽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抽汽网源一体负荷自动调节结构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供汽系统主要有一个汽源(一般为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抽汽)、供汽输配管道、蒸汽用户等组成,如申请号为201610425631.7的中国专利所示。工业抽汽汽源往往接带有多家工业蒸汽用户,且各家蒸汽用户的用汽实时负荷具有差异性,这就给汽源端的调节带来了困难。目前抽汽汽源的调节主要通过人工完成,即汽源端运行人员间隔一定时间内根据判断蒸汽出口压力及流量的变化,及经验判断,人为设定汽源侧抽汽调节阀的开度,这样调节容易产生调节不及时造成蒸汽的节流损失或欠供,从而造成供汽的质量下降及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工业抽汽网源一体负荷自动调节结构及其调节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工业抽汽汽源根据蒸汽用户用热需求实时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抽汽网源一体负荷自动调节结构,包括汽轮机、汽源厂控制系统和工业蒸汽用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源侧蒸汽调节阀、减温减压器、信号分配器、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阀位远程监测装置和用户侧蒸汽调节阀;汽轮机的出口与汽源侧蒸汽调节阀的入口连接;汽源侧蒸汽调节阀的出口与减温减压器的入口连接;减温减压器的出口与用户侧蒸汽调节阀的入口连接;用户侧蒸汽调节阀的出口与工业蒸汽用户的入口连接;汽源侧蒸汽调节阀通过信号分配器分别与汽源厂控制系统和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连接;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与阀位远程监测装置连接;用户侧蒸汽调节阀与阀位远程监测装置连接;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与汽源厂控制系统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截止阀;汽轮机的出口与截止阀的入口连接,截止阀的出口与汽源侧蒸汽调节阀的入口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逆止阀;汽源侧蒸汽调节阀的出口与逆止阀的入口连接,逆止阀的出口与减温减压器的入口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通讯装置,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和阀位远程监测装置均与通讯装置连接。
一种工业抽汽网源一体负荷自动调节结构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上电启动,检查输入输出通道及通讯正常后,采集当前汽源侧蒸汽调节阀开度,然后开始一个循环:
循环步骤一、循环开始;
循环步骤二、允许汽源侧抽汽调节阀目标值输出中断,以响应汽源厂控制系统的通讯请求,汽源侧抽汽调节阀目标值输出中断时,汽源厂控制系统主动读取汽源侧蒸汽调节阀开度值;
循环步骤三、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通过阀位远程监测装置循环采集各个用户侧蒸汽调节阀的阀位值并存储;每个用户侧蒸汽调节阀的阀位值采集时间为固定值,在某个用户侧蒸汽调节阀的阀位采集期间超过固定时间阀位值仍未采集成功则标志为阀位反馈故障,并继续采集下一个用户侧蒸汽调节阀的阀位;如果抽汽调节阀控制装置遍历各个阀位远程监测装置后,阀位反馈故障总数超过设定值,则认为通讯故障,整个程序将停留在本步骤开始时的循环采集阶段并发出通讯故障报警直至阀位反馈正常并进入循环步骤四;
循环步骤四、计算所采集的用户侧蒸汽调节阀的阀位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如是则返回循环步骤三,如否则即不允许汽源侧抽汽调节阀目标值输出中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