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7649.6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福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9/02;A61P9/12;A61P17/00;A61P17/12;A61P31/1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209 | 代理人: | 吴维敬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拔罐用 外用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但是单纯的拔罐仅仅能够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无法将药物快速直接的作用于病患部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可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杀菌,拔出人体内风、寒、湿、毒、邪。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主要由酒浸中药材配制而成,其中酒和中药材的比例为2.5—4kg:120—250g,其特征在于:
酒为50—60度的2.5—4kg纯高粱白酒。
中药材为白鲜皮10—20g、地龙骨10—20 g、虎杖15—25 g、藏红花5—15 g、丁香10—20 g、雪莲花10—20 g、川穹10—20 g、当归15—25 g、乳香5—15 g、没药5—15 g、冰片5—15 g、透骨草10—20 g和元胡10—20g。
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称取白鲜皮10—20g、地龙骨10—20 g、虎杖15—25 g、藏红花5—15 g、丁香10—20 g、雪莲花10—20 g、川穹10—20 g、当归15—25 g、乳香5—15 g、没药5—15 g、冰片5—15 g、透骨草10—20 g和元胡10—20g。
步骤二:将上述中药材浸泡在50—60度的2.5—4kg纯高粱白酒中20—30天,然后取出浸液。
步骤三:将浸液放入容器内熬至80—120℃,再用引燃物引燃熬制后的浸液,炼制3—5分钟,得到药液。
步骤四:向药液中加入红曲,药液与红曲的重量比为10:1,然后取出放于瓷缸内发酵30—35天,获得成品中药。
上述虎杖采用产地为东北的虎杖。
上述雪莲花采用产地为昆仑的雪莲花。
上述引燃物为黄钱纸。
上述步骤三中容器为搪瓷罐。
使用方法:外用涂抹或喷于患处,与拔罐器配合使用。
适用范围:各种骨关节疾病,各种慢性疾病,疑难杂症,如高血压。各种皮肤疾病,如手足皮藓、痘疮、斑、疣等。
其优点在于:可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杀菌,拔出人体内风、寒、湿、毒、邪。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主要由酒浸中药材配制而成,其中酒和中药材的比例为2.5kg:120g,其特征在于:
酒为50度的2.5kg纯高粱白酒。
中药材为白鲜皮10g、地龙骨10 g、虎杖15 g、藏红花5 g、丁香10 g、雪莲花10g、川穹10g、当归15 g、乳香5g、没药5 g、冰片5 g、透骨草10 g和元胡10g。
实施例2
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主要由酒浸中药材配制而成,其中酒和中药材的比例为3kg:250g,其特征在于:
酒为55度的3kg纯高粱白酒。
中药材为白鲜皮20g、地龙骨20 g、虎杖25 g、藏红花15 g、丁香20 g、雪莲花20 g、川穹20 g、当归25 g、乳香15 g、没药15 g、冰片15 g、透骨草20 g和元胡20g。
实施例3
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主要由酒浸中药材配制而成,其中酒和中药材的比例为4kg:185g,其特征在于:
酒为60度的4kg纯高粱白酒。
中药材为白鲜皮15g、地龙骨15 g、虎杖20g、藏红花10 g、丁香15 g、雪莲花15 g、川穹15g、当归20g、乳香10g、没药10 g、冰片10g、透骨草15g和元胡15g。
实施例4
一种配合拔罐用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称取白鲜皮15g、地龙骨15 g、虎杖20g、藏红花10 g、丁香15 g、雪莲花15 g、川穹15g、当归20g、乳香10g、没药10 g、冰片10g、透骨草15g和元胡15g。
步骤二:将上述中药材浸泡在60度的4kg纯高粱白酒中32天,然后取出浸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福,未经李成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促进生猪生长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缓解视力疲劳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