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草本润肠通便袋泡茶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7499.9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本 通便 袋泡茶 保健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草本润肠通便袋泡茶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小于3次),排便困难(费力,排出困难,需手法辅助排便)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的一种病证。便秘分为暂时性便秘和长期性便秘(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慢性便秘包括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其中肠道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而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者称之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也可简单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混合型便秘。
长期慢性便秘对身体危害明显,主要包括:影响美容,导致肥胖,产生体臭,饮食无味、神经衰弱、引发痛经、性欲减退、并发痔疮,肛裂,直肠脱垂等,并易患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诱发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等癌症、引起猝死、导致肠道溃疡等。
研究表明我国大范围人群便秘占比3-4%。60岁以上老人便秘的患病率为40%;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1.22-4.56倍以上。
美国一个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主诉便秘的患病率为 20.8%,男性为8%。来自加拿大的研究报告显示,27.2%调查者有便秘主诉。美国另外两个研究显示症状性便秘的患病率分别为14.7%和 24.4%。加拿大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符合Rome I和Ⅱ标准的便秘患病率分别为:16.7%和14.9%。亚洲老年人总体便秘患病率为11.6%。
世界胃肠组织便秘指南(2010年)提出,治疗便秘的药物主要包括容积性药物、渗透性药物、刺激性药物、促动力药物、以及促分泌药物五大类:
1容积性药物:如欧车前子,麦麸,甲基纤维素类通过滞留粪便中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而通便,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服用时需要补充足够水分。
2渗透性药物:如聚乙二醇,乳果糖(低聚二糖),硫酸镁,芒硝等,可在场内形成高渗透压,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蠕动,可用于轻度,中度便秘患者。渗透类药物使用时需要补充足够水分,另外对于硫酸镁,芒硝类盐类泻药长期使用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而聚乙二醇,乳果糖使用比较安全。聚乙二醇4000产品,10g/袋,每天2袋,可以治疗轻度便秘患者。
3刺激性药物:如酚酞,蓖麻油,比沙可啶,蒽醌类。短期按需使用比沙可啶有效;动物实验表明酚酞类可引起癌变,已禁用;动物实验表明,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导致不可逆肠神经损害,长期使用蒽醌类泻药可引起结肠黑变病(结肠黑变与肿瘤的关系存在争议)。建议短期,间断性使用刺激性泻药。
4促动力药物:另外促进肠动力药物,如高选择性5-羟基色胺4 受体激动剂普卢卡比利能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明显缩短结肠传输时间,促进排便。
5促分泌药物:国外促进肠液分泌药,鲁比前列酮和利那洛肽,可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
便秘是人类认识最早的病症之一,《黄帝内经》称之为“大便难”、“脾约”、“秘结”、“大便涩滞”等,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情志失调而引起粪便滞留于肠间,排出困难的一种局部表现。祖国医学从功能性便秘的性质分析,可分为虚实两大类。虚秘(又称为阴结):包括脾约(即阴虚秘,指脾虚津少,肠液干燥所致便秘)、冷秘(即阳虚秘, 因脾肾阳虚,阴寒凝滞,温运无力所致的便秘)、气虚秘(由中气下陷, 气虚不运所致的便秘)等。实秘(又称为阳结):包括热秘(热结大肠所致的便秘)、气秘(起于七情郁结,气机塞滞)、风秘(由于风搏肺脏, 传于大肠,津液干燥所致)、血痕秘(气滞血察,致肛肠气血结痹)等。
中医治疗便秘多采用大黄,何首乌,当归,火麻仁,以及芒硝。在欧美国家番泻叶,芦荟也常用于治疗便秘。
对润肠通便保健食品主要功效成分统计表明,润肠通便主要原料有低聚糖类,含蒽醌类,膳食纤维,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类,以及火麻仁,当归,郁李仁等含油性润肠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