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炫光LED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7471.5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丁立中;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紫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3/00;F21V1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徐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炫光 led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炫光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与传统灯具对比具有以下优点:节能、低碳、长寿、显色性好、响应速度快,LED灯的设计更加的美观轻巧,安装时能达到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破坏灯具的设置,光源隐藏建筑装饰内部,人的视觉效果好。但是由于LED光源的特点是定向发光,所以用在LED筒灯上发出的光线较为集中,会造成照射范围内照度不均均产生刺眼的眩光。
现有的LED灯提出使用半球形或半椭球形的灯罩,灯罩采用透光率高的PMMA透明磨砂材料,使LED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柔和并分布均匀地透射出去,同时减少眩光。灯杯是由一薄壳型的杯状的曲母线回转体,可使灯罩透射出来的光线按照期望的出光角度射向照射区域,并且灯杯内表面经过机械抛光到镜面效果,有效减少了光通量的损失。这种结构的形式缺陷在于,其结构复杂,无法很好的控制出光角度,灯杯内表面经过机械抛光到镜面效果,虽然可有效减少光能量的损失,但是反射回来的光线依然会产生刺眼的眩光。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型的防炫光LED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防炫光LED灯,设计合理,从而消除或减轻对人眼的伤害,并同时具有减少眩光的功能,给人最好的体验感,适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炫光LED灯,包括灯座,灯座的下部设置有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上设置有灯罩,灯罩是由透光板制成的,其内侧面上设置有波纹防炫光结构;所述灯座的侧面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下凹槽和上凹槽,下凹槽和上凹槽之间设置有双段固定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波纹防炫光结构包括呈环形设计的9个波段,每个波段包括一个波峰和波谷;从灯座开始每一个波段的波峰和波谷的弧度依次为:51°、46°、50°、51°、46°、53°、51°、48°、47°、52°、50°、45°、50°、51°、46°、45°、51°、52°、46°。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双段固定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上凹槽内的上固定座和设置在下凹槽内的内的下固定座,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接套管连接;所述上固定座包括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左固定座通过左活动连接件连接下固定座,右固定座通过右活动连接件连接下固定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左活动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下固定座内的左螺纹座,左螺纹座上螺纹连接有左螺纹杆,左螺纹杆贯穿连接套管和左固定座,且左螺纹杆贯穿左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内十字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右活动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下固定座内的右螺纹座,右螺纹座上螺纹连接有右螺纹杆,右螺纹杆贯穿连接套管和右固定座,且右螺纹杆贯穿右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内十字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对应上固定座的帽体,帽体上设置有对应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的固定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廉,通用性好,无花斑等光斑缺陷,中心光强影响小等优势,最重要的是肉眼不会直接观看到LED光源以及边缘无效杂光被消除,从而根本上改善了整灯的眩光,给人最好的体验感,同时双段固定装置可以保证灯座固定的牢固方便,而且可调节性强,适于推广。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灯座和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双段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防炫光LED灯,包括灯座1,灯座1的下部设置有LED光源组件6。LED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在灯座上的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LED灯。
所述灯座上设置有灯罩5,灯罩5是由透光板制成的,其内侧面上设置有波纹防炫光结构4。所述波纹防炫光结构4包括呈环形设计的9个波段,每个波段包括一个波峰和波谷;从灯座开始每一个波段的波峰和波谷、以及最后一个波峰与灯罩之间的波谷的弧度依次为:51°、46°、50°、51°、46°、53°、51°、48°、47°、52°、50°、45°、50°、51°、46°、45°、51°、52°、46°。光线会在波段内多次反射和散射后再射出,该部分光线经多次反射和散射后变得柔和,减小了眩光。角度的不同会出现反射和散射的光线的柔和度的不同,上述角度是经过试验得来的最佳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紫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紫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菌类栽培平台
- 下一篇:一种LED耦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