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柔性和耐用性的脉管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6078.4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1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M.V.威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迪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1 | 分类号: | A61F2/91;A61F2/915;A61F2/96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铁宏;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构件 后开口 脉管 环箍 牙桥 支架 彼此连接 目标区域 相邻撑杆 纵向撑杆 对齐 连接件 耐用性 内装置 纵向轴 延伸 跨接 桥接 漫游 邻近 安置 改进 | ||
本发明中的支架(150)为管状构件,所述管状构件具有前、后开口端和在所述前、后开口端之间延伸的纵向轴。所述管状构件具有用于插入患者中并在脉管中漫游的第一较小直径,和用于安置在脉管目标区域中的第二较大直径。所述管状构件由在所述前、后开口端之间延伸的多个相邻环箍((152(a),152(b),152(c),152(d))制成。所述环箍包括多个纵向撑杆(160)和连接相邻撑杆的多个环(162)。所述支架还包括多个带有环的牙桥(170)以桥接将邻近环彼此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周向对齐环的总数量与通过特定牙桥跨接的环的数量之比为一整数。
本申请是于2010年10月28日提交的已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专利申请(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080050418.3,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0/054455,发明名称为“具有改进的柔性和耐用性的脉管内装置”)的分案申请。
相关专利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09年10月30日、序列号为61/256,633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身体通道或管道的可扩张脉管内移植物(“支架”),其在修复由疾病引起的血管变窄或闭合中尤其有效。本发明还进一步涉及自扩张并由超弹性材料(如镍钛诺)制成的此类支架。本发明还涉及此类支架的递送系统。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一种用于在冠状动脉内提高血液流动的一种治疗性医疗程序,并且常常被用作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替代方案。在该程序中,使血管成形球囊在变窄的血管或身体通道内扩张以剪切和破坏血管壁以获得扩大的内腔。对于动脉狭窄病变,相对不能压缩的斑块保持不变,而身体通道的弹性较高的中间层和外膜层则围绕所述斑块伸展。这个过程导致身体通道壁层的剥离或裂开和扯开,使动脉或身体通道的内膜或内表面遭受开裂之苦。这种剥离形成皮下组织片,从而减少流过内腔的血液或阻塞该内腔。通常,身体管道中扩张的管道内压力可将所述破坏层或片保持到位。如果球囊扩张程序中产生的内膜片没有与扩张的内膜保持到位,内膜片可能会向下折弯到脉管内并关闭脉管,或甚至可能脱离并进入身体通道内当内膜片关闭身体通道时,需要立即手术进行纠正。近来,腔内修补物在活体血管、胆管或其它类似器官中的移植的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些修补物为人们所熟知作为支架用于保持、打开或扩张管状结构。通常使用的支架的一个例子在1985年11月7日由Palmaz提交的美国专利号4,733,665中给出,在此将该专利以引证方式并入本申请。此类支架通常被称作球囊扩张支架。通常,该支架由不锈钢固体管制成。随后,在支架的壁上加工一系列切口。该支架具有通过将之有皱褶地连接到球囊导管使所述支架经人的脉管系统递送的第一较小直径。一旦由球囊导管施用,该支架还具有从管状构件内部径向向外伸展的第二扩张的直径。
但是,此类支架通常不能用于一些脉管,如颈动脉中。颈动脉从人体外部容易进入,并且通常通过观察人的颈部就可以看到。带有放置于颈动脉内、由不锈钢等制成的球囊扩张支架的病人可能因为日常活动而易于遭受严重伤害。施加到病人颈部的足够的力(如由于跌跤)可能造成支架破坏,从而使病人受伤。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提出了在此类脉管中采用自扩张支架。自扩张支架像弹簧一样发挥作用,并在挤压后恢复到其扩张或植入状态。
自扩张支架的一种类型公开于美国专利号4,665,771,该支架带有一具有预定直径的径向和轴向柔性的弹性管状主体,该管状主体在其端部相对彼此做轴向运动时可产生变形,并且该支架由多个单独的坚固但具柔性和弹性的线元件构成从而限定一径向自扩张螺旋。此类支架在本领域中称作“编织支架”,在本申请中也如此命名。在身体脉管中放置此类支架可通过采用包括用于把持支架远端的外部导管和一旦就位将支架向前推的内部活塞的装置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迪斯公司,未经科迪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6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