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可高效导热的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5286.2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玲;钱梦霜;沈一洲;孙一哲;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1B5/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创益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56 | 代理人: | 柴淑芳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墨 高效 导热 电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可高效导热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上层绝缘材料层、导电浆料层和底层绝缘材料层以及设置在导电浆料层的电极组成;导电浆料层的制备方法为:混合粉体的制备:按质量百分比计量,石墨烯6.4%~45%,导电炭黑6.4%~45%,玻璃粉32%~42%,乙醇15%~20%,将粉体分散在乙醇溶剂中至于混合球磨中研磨直至充分混合;有机载体的制备:按质量百分比计量,松油醇50%~64%,脂类20%~30%,乙基纤维素4%~8%,分散剂BYK10%,其他2%~5%,将有机溶剂置于搅拌机中混匀;导电浆料的配置:按质量百分比计量,混合粉体60%,有机载体40%,先将有机载体和混合粉末加入搅拌机中搅拌10~30min,然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至两者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浆料粒度小于15μm;将导电浆料均匀涂抹在底层绝缘材料上,然后利用热压贴合法将上层绝缘材料贴合在涂有导电浆料的底层绝缘材料上,形成绝缘材料-导热浆料-绝缘材料复合结构的电加热膜。
2.一种可高效导热的基于石墨烯的电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粉体的制备:按质量百分比计量,石墨烯6.4%~45%,导电炭黑6.4%~45%,玻璃粉32%~42%,乙醇15%~20%,将粉体分散在乙醇溶剂中至于混合球磨中研磨直至充分混合;
2)有机载体的制备:按质量百分比计量,松油醇50%~64%,脂类20%~30%,乙基纤维素4%~8%,分散剂BYK10%,松节油2%~5%,将有机溶剂置于搅拌机中混匀;
3)导电浆料的配置:按质量百分比计量,混合粉体60%,有机载体40%,先将有机载体和混合粉末加入搅拌机中搅拌10~30min,然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至两者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浆料粒度小于15μm;
4)电热膜的制备:将浆料均匀涂抹在底层绝缘材料上,然后利用热压贴合法将上层绝缘材料贴合在涂有导电浆料的底层绝缘材料上,形成绝缘材料-导热浆料-绝缘材料复合结构的电加热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石墨烯为高质量薄层石墨烯微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研磨混合过程为:每加入粉体时均需加入一定量乙醇以防止粉末漂浮,乙醇质量总和为混合粉体质量的15%~20%,充分混合研磨后粉体平均粒径为3~5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处理后的混合粉体、有机载体按质量比6:4的比例混合研磨后,用刮板细度计测量,测得浆料细度不大于15μm就可认为混合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绝缘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氨酯(PU)、硅胶中的一种或者多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52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笔铝箍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