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性能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3691.0 | 申请日: | 201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9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高琛;丁忠安;李学永;郭志伟;钟小强;鄢盛腾;邓伯发;叶强;谢国荣;杨灿榕;麦鸿坤;董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用户 用电 信息 采集 系统 运行 性能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评价方法,特别是一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能用电服务环节的技术基础,其稳定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发展水平。目前,国家电网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系统主站、通信信道、终端和电表技术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单一的标准并不能反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整体性能。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覆盖,用电信息传输网络结构也逐步由简单化树状拓扑向复杂化的状拓扑转变,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设备运行性能的稳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衡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性能的好坏,需要从各个方面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国内外对指标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基础,且涉及的应用领域也很广,大多是基于多属性综合指标评价理论,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从不同的侧面选取刻画系统某种特征的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或算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但是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性能评价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且现有的少数研究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的主观评价方法,没有利用采集系统海量的数据,运用客观的评价方法对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性能评价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1:根据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不同环节的特点以及设备实际运行环境,从功能性、高效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四个维度筛选出关键性指标,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步骤S2:基于所述步骤S1中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NMON系统监测工具中获得相关指标数据Y=(yij)m*n,i=1,2,…,m,j=1,2,…,n,yij表示第i个待评价对象对应于第j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值;
步骤S3:对各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X=(xij)m*n,xij表示第i个待评价对象对应于第j个评价指标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值;
步骤S4:选取s种评价方法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计算并得到基于各评价方法的指标权重wkj和评价结论值fki,k=1,2,…,s,i=1,2,…,m,j=1,2,…,n;
步骤S5:根据所述评价结论值fki,计算各单一评价方法的变异系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评价方法的事前权重λk,k=1,2,…,s;
步骤S6:基于整体方差最大方法,运用合作博弈的分析方法,计算各单一评价方法的特征函数,即计算多种单一评价方法组成的联盟S进行组合评价时的方差;
步骤S7:基于步骤S5求出的各局中人的事前权重,计算各单一评价方法的变权Shapley值,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评价方法的权重系数μk,k=1,2,…,s;
步骤S8:根据得到的各评价方法的权重系数,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系数及组合评价值,完成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性能的综合评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功能性U1维度下的关键性指标包括:远程费控成功率U11、数据入库数量比U12、终端当前在线率U13以及时钟偏差数量比U14;
所述高效性U2维度下的关键性指标包括:负控一次采集成功率U21、公变一次采集成功率U22以及集抄一次采集成功率U23;
所述可靠性U3维度下的关键性指标包括:负控日均采集成功率U31、公变日均采集成功率U32以及集抄日均采集成功率U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3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