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激辐射损耗显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2052.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张辉;乔丙闪;张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富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韩璐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损耗 显微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初始激光光束分为第一激光光束和第二激光光束;步骤S2,调节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能量,并将所述第一激光光速聚焦在晶体光纤上,所述晶体光纤能够被激光激发,输出具有连续光谱的激发光;步骤S3,调制所述激发光为红色光斑,调制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为环形的STED光;步骤S4,将所述激发光和所述STED光重叠为同轴光线,并聚焦于荧光样品上;步骤S5,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能量,使荧光样品发出荧光;步骤S6,采集荧光样品发出的荧光,获得图像。本发明提供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方法及显微装置,分辨率高,能够连续调节激发光和STED光的波长,适应不同的荧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微成像,特别涉及一种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方法及显微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显微镜在生物学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光的衍射效应,光学成像系统都有一个分辨率极限。1873年,德国物理学家Ernst Abbe提出远场光学显微镜的横向分辨率极限的数值约为λ/2NA,其中λ是光波波长,NA 为透镜数值孔径且小于1,因此在可见光波段内,远场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仅有200纳米。由于细胞的细微结构,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信号传递等体系的特征尺度都在纳米量级,所以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提高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美国专利公开的专利号为US5731588的受激辐射损耗显微镜 (STED)是第一个突破衍射限制的超分辨显微镜,在2006年被Science杂志评选为科学界十大突破之一,其基本原理是使用两束激光,第一束脉冲激发光将荧光材料从基态S0激发到第一单重激发态较高振动能级S1*,电子会快速弛豫到激发态最低振动能级S1,与此同时,使用另一束波长较长的激光(通常位于发光材料发射光谱的红外末端),称为退激光或STED光,将处于S1态的电子以受激发射损耗方式退激发至基态,并发出一个与STED光波长相同的光子。由于STED光是经过相位调制的中心为零点的甜面包圈形状光斑,因此STED 光中心没有退激发效果,通过重叠激发光与退激发光斑,只允许位于STED零点的激发光激发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提高分辨率。目前,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所达到的分辨率约为50纳米。
通常,受激辐射损耗显微镜的激发光源需要使用皮秒脉冲激光,而STED 光则可选用高能量的脉冲激光或连续激光光源。但是,由于各种发光材料的吸收及发射波长差别很大,因此为了能适用于尽可能多的发光材料,理想的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需要能连续调节激发光和STED光的波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辨率的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方法及显微装置,能够连续调节STED光的波长。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初始激光光束分为第一激光光束和第二激光光束;
步骤S2,调节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能量,并将所述第一激光光速聚焦在晶体光纤上,所述晶体光纤能够被激光激发,输出具有连续光谱的激发光;
步骤S3,调制所述激发光为红色光斑,调制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为环形的 STED光;
步骤S4,将所述激发光和所述STED光重叠为同轴光线,并聚焦于荧光样品上;
步骤S5,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能量,使荧光样品发出荧光;
步骤S6,采集荧光样品发出的荧光,获得图像。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初始激光光束通过飞秒激光器获得;并使所述初始激光光束透过偏振分光棱镜,从而获得相互垂直的所述第一激光光束和所述第二激光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富,未经王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2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