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1459.3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娄斌;周谟圣;徐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健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H04L29/08;G02C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眼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弱视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
背景技术
弱视(amblyopia):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弱视的患病率为2%-4%,为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弱视诊断时要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3-5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6岁及岁以上为0.7。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如果幼儿视力不低于同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双眼视力相差不足2行,又未发现引起弱视的危险因素,则不宜诊断为弱视,可以列为观察对象。儿童视觉发育:儿童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12岁,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
现有的治疗弱视的方法是遮盖法(occlusion):用眼罩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遮盖法已有200余年历史,迄今仍为最为有效的治疗单眼弱视的方法。遮盖法可以清除由于刺激注视眼而造成的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用遮盖法治疗时,须密切观察被遮盖眼视力的变化,避免被遮盖眼发生遮盖性弱视。遮盖法治疗弱视,遮盖时间根据弱视程度可以选择4小时、6小时和全天遮盖。复诊时间根据患儿年龄确定,年龄越小,复诊间隔时间越短。1岁儿童复查间隔为1周,2岁儿童复查间隔为2周,4岁儿童复查间隔为1月。因为弱视治疗易反复,双眼视力平衡后,要逐步减少遮盖时间慢慢停止遮盖治疗,以使疗效巩固。
然而,因为家长以及孩子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不同,遮盖治疗依从性及可监控性较差,弱视患儿复诊不及时,往往导致视力无法及时有效提高,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通过将监测装置与眼罩相结合并一起固定在眼镜上,用于监测眼罩是否有效配戴,解决了现有的单纯的通过眼罩遮盖的方法由于因为家长以及孩子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不同造成的遮盖治疗依从性及可监控性较差、弱视患儿复诊不及时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视力及时有效提高,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罩,包括:覆盖在眼镜前镜框一侧的眼罩、与所述眼罩连接且与所述眼罩一起固定在眼镜上的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眼罩是否有效配戴,且包括测距模块、传感器、与所述测距模块和所述传感器通信连接的芯片。
优选地,
所述监测装置固定在眼镜侧支架上。
优选地,
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眼罩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
所述传感器为三轴传感器。
优选地,
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统计所述眼罩有效配戴时间的计时模块,其中计时模块与所述芯片通信连接。
优选地,
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上传监测信息的通信模块。
优选地,
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罩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任意一项智能眼罩。
优选地,
所述智能眼罩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智能手机。
优选地,
所述智能眼罩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智能手机通信连接的云端服务器,用于医生了解所述监测装置通过所述智能手机同步的监测信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通过将监测装置与眼罩相结合并一起固定在眼镜上,用于监测眼罩是否有效配戴,并将监测信息及时上传到手机并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使得医生通过云端服务器及时了解有关眼罩配戴的监测信息,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解决了现有的单纯的通过眼罩遮盖的方法由于因为家长以及孩子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不同造成的遮盖治疗依从性及可监控性较差、弱视患儿复诊不及时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视力及时有效提高,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眼罩,通过将眼罩与监测装置可拆卸连接,使得眼罩更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健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视健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1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