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层切对牙冠点云数据提取、处理和重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0269.X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3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罗辰宇;卢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14;A61B5/055;A61C7/00;A61C1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牙冠 数据 提取 处理 重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牙颌模型中牙冠内轮廓等截面信息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数字化层切对牙冠点云数据提取、处理和重建的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以及扫描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口腔正畸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透明弹性材料活动矫正装置,它是一序列连续的矫治装置,通过不断的小范围的移动达量到牙齿的矫治目的。
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时,要先将患者的牙颌模型进行数字化处理。模型数字化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牙颌模型印模,利用扫描设备,实现患者牙颌的三维模型重建。根据重建的数字化牙颌模型对每一个牙齿的移动方式,移动距离,移动方向进行规划,完成矫治计划的制定。
对于矫治计划中牙齿移动的模拟,一般是牙颌制造厂商在患者的石膏阳模上通过加热,手动移位,来模拟出不同矫治阶段预期目标牙颌模型。但这种操作凭个人经验比重太多,往往会因为手工操作的偏差,造成后续制作隐形矫治器乃至患者的矫治上的失败。
一般的反求方法无法获得到模型内部的一些数据,而CT,MRI这种断层成像,层厚一般难以调控,一般在0.08mm,对于牙冠这种较小的模型数据,一些信息很难清楚的被提取,更无法被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层切对牙冠点云数据提取、处理和重建的方法,回归数字化牙颌模型基础上,对数字化牙颌模型的层切,再对层切后的各个二维截面视图进行牙冠外轮廓等数据的提取,并分析修复处理,能够根据矫治方案对牙齿的移动进行模拟,作出不同阶段预期目标数字化牙颌模型。并为后续的DLP(面曝光)3D打印成型工艺部分提供数据上的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患者的口内牙颌情况进行测量获得初始点云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去噪,去非连接部分;
2)根据步骤1)中获得点云数据,设定基准剖切面,再根据模型的高度,以及最终打印精度设定切层厚度,进行数字化层切;
3)根据步骤2)中获得的三维切层,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二维截面;
4)根据步骤3)中获得的二维截面,提取边沿信息,并且体素化;
5)将各分层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各种格式的打印数据。
步骤3)设置切层厚度为50μm。
与现有的牙冠数据提取和处理方法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有利效果体现在:
1.在制作义齿或隐形矫治器时,需要在患者的牙颌模型阳模进行一系列操作,此过程人工操作患者牙颌模型阳模往往会造成其不准确性,而本发明的核心是在数字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提取并处理的,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精准性;
2.更有利于医生为待矫治患者制定的矫治计划,因为数字化层切技术可以很细致,精准的体现了各个牙冠的几何特征和轮廓信息,还有牙弓排列,上下牙列咬合面的几何形态及其咬合关系等信息;
3.基于数字化牙颌模型的基础,在数字化层切技术的运用下,为模拟不同阶段牙齿矫治的情况提供数据基础,在二维平面视图中模拟其轮廓的改变更方便,更利于建立不同阶段预期目标数字化牙颌模型,提高了处理效率;
4.所述的数字化层切的方法可以紧密的配合DLP(面曝光)3D打印成型工艺,相比较一般光固化(SLA)打印工艺,DLP的成型时间更短,成本更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患者的口内牙颌情况进行测量获得初始点云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去噪,去除非连接部分;
2)根据步骤1)中获得点云数据,设定基准剖切面,再根据模型的高度,以及最终打印精度设定切层厚度,进行数字化层切;
3)根据步骤2)中获得的三维切层,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二维截面,;
4)根据步骤3)中获得的二维截面,提取边沿信息,并且体素化,即将获得的各个二维截面视图文件上对所需要的牙冠的边缘数据进行提取,牙冠轮廓线是一系列点集组合而成,去除轮廓曲线上冗余的点,一般原则是去除曲率小的点,保留曲率大的点,保持曲线不失真为第一要义。针对特殊情况,譬如曲线曲率变化较大的曲线上,不能只采用去除曲率小的点,保留曲率大的点的原则,应控制相邻点的距离,防止曲线失真。同时,一定要保留解剖学意义上的关键特征点,供医生来制定矫治方案;
5)将各分层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各种格式的打印数据。
本发明的特点和有利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0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