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冷却循环水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0115.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之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4;F28F27/00;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冷却 循环 根据 水质 情况 自动 排水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工业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化学冷却循环水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排水系统,该电化学冷却循环水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排水系统,通过采用电导率或水中其他离子含量测试组件和水位传感器对待处理循环水进行实时监测,并且通过将实时监测所得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双向传输模块传输到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并且通过数据写入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进行连接的方式,能够调节预设阈值,并且通过预设的阈值进行控制其他排水电磁阀一和排水电磁阀二等关闭与否,以及循环水处理组件是否工作,便于对循环水等工作组件的快速控制,便于人们使用,同时节省人力资源,水质不合格后马上可以排水,不会产生因水质不合格导致的腐蚀与积垢,不会多排或少排水,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化学冷却循环水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全部是由人力定期检查冷却循环水水质,检测到水质不达标,就开始排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电化学冷却循环水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排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化学冷却循环水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排水系统,包括冷却水塔和冷却塔水池,其中所述冷却水塔的内部设置有待处理循环水,所述冷却塔水池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其中所述冷却塔水池固定安装在冷却水塔的底部,其中冷却水塔的其中一侧壁固定安装有循环水处理组件,其中位于循环水处理组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电导率或水中其他离子含量测试组件,其中循环水处理组件和电导率或水中其他离子含量测试组件均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塔的内部连接,其中位于冷却塔水池的内腔水位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其中位于冷却水塔与排水电磁阀二相对应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其中位于冷却塔水池的其中一侧壁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其中位于排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电磁阀一,所述冷却塔水池与排水管相对应的一侧壁设置有连接管,其中所述冷却塔水池通过连接管与循环水处理组件固定连接,其中位于连接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水处理设备进水管,其中位于水处理设备进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电磁阀二,所述冷却塔水池的侧壁表面位于连接管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水处理设备回水管,其中水处理设备回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水处理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数据双向传输模块、处理器模块和数据写入模块,其中所述电导率或水中其他离子含量测试组件的输出端与双向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双向传输模块与处理器模块双向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数据双向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循环水处理组件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水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双向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双向传输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排水电磁阀一和排水电磁阀二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处理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一组。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模块为ARM处理器模块或单片机模块或PLC模块。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水池与冷却水塔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塔为中空圆柱体或方型体,其中冷却塔水池为中空圆柱体或方型体,其中顶面为敞口。
优选的,电化学冷却循环水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排水系统的工作方法:当人们使用该电化学冷却循环水根据水质情况自动排水系统,通过采用电导率或水中其他离子含量测试组件和水位传感器对待处理循环水进行实时监测,并且通过将实时监测所得到的数据通过控制器的数据双向传输模块传输到控制器的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并且通过控制器的数据写入模块与控制器的处理器模块进行连接的方式,能够调节预设阈值,并且通过预设的阈值进行控制其他排水电磁阀一和排水电磁阀二等关闭与否,以及循环水处理组件是否工作,便于对循环水等工作组件的快速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0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