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对线连接器及提供该线对线连接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9625.6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李修平;熊承初;D·梅赫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3 | 分类号: | H01R9/03;H01R9/16;H01R13/52;H01R13/58;H01R43/05;H01R43/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丽军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提供 该线 方法 | ||
1.一种线对线连接器(100),包括:
线缆(30),其包括至少一根导电芯体(34)和围绕着所述至少一根导电芯体(34)的绝缘体(36),每一根导电芯体(34)的绝缘体(36)的外周以过盈配合方式套装有芯体密封件(40)并且以过盈配合方式套装有芯体插塞(50);
连接器壳体(10),其限定出销针孔(15),线缆(30)从连接器壳体(10)的近侧(125)沿纵向方向(L)延伸到连接器壳体(10)内,所述导电芯体(34)的芯体密封件(40)和芯体插塞(50)被过盈配合到连接器壳体(10)的、限定出所述销针孔的内表面,其中,所述芯体插塞(50)具有适于过盈配合到所述销针孔内的第一部分(52)和适于抵接所述连接器壳体(10)的近侧(125)端面(122)的第二部分(54);
至少一个销针(70),所述销针(70)包括销针本体(75),被压接到所述芯体密封件(40)的第一压接结构(72),被压接到所述导电芯体(34)的导电外表面的第二压接结构(74),以及阻止所述销针(70)沿所述纵向方向(L)移动的止挡结构;和
包覆成型到所述连接器壳体(10)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线缆(30)的外护套(32)的一部分上的包覆成型壳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线连接器(100),其中,所述芯体密封件(40)具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L)与相应导电芯体(34)和连接器壳体(10)两者重叠的长度,所述芯体密封件(40)的整个长度都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对线连接器(100),其中,所述第一压接结构(72)和第二压接结构(74)中的每一个是从销针本体(75)伸出的至少一个压接夹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对线连接器(100),其中,所述止挡结构包括阻止所述销针(70)沿所述纵向方向(L)从连接器壳体(10)的远侧(115)向近侧(125)移动的第一止挡结构(76)和阻止所述销针(70)在相反方向上移动的第二止挡结构(78),相应地,所述连接器壳体(10)包括分别适于抵接第一止挡结构(76)和第二止挡结构(78)的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对线连接器(100),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10)具有限定出所述远侧(115)的第一连接器壳体部分(110)和外轮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部分(110)内缩并且限定出所述近侧(125)和所述销针孔(15)的第二连接器壳体部分(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对线连接器(100),其中,所述芯体密封件(40)和芯体插塞(50)由绝缘材料形成。
7.一种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对线连接器(100)的方法,包括:
将线缆(30)去除一定长度的外护套(32)和绝缘体(36),使每一根导电芯体(34)暴露出一段导电体以备进行电连接;
在所述导电芯体(34)的绝缘体(36)上套装芯体密封件(40)和芯体插塞(50),使芯体插塞(50)的第一部分(52)过盈配合到所述销针孔内并且使芯体插塞(50)的第二部分(54)抵接所述连接器壳体(10)的近侧(125)端面(122);
压接导电芯体(34)与销针(70)以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并且在两者之间建立电连接;
沿着纵向方向(L)从连接器壳体(10)的近侧(125)安装连接器壳体(10),直到销针(70)与连接器壳体(10)不能进一步相对移动;
沿着导电芯体(34)的绝缘体(36)朝向连接器壳体(10)移动芯体插塞(50),直到芯体插塞(50)不能进一步移动为止;以及
在所述连接器壳体(10)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线缆(30)的外护套(32)的一部分上包覆成型而形成包覆成型壳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压接步骤包括将销针(70)的第一压接结构(72)压接到导电芯体(34)的芯体密封件(40)的外周面上,和将第二压接结构(74)压接到导电芯体(34)的导电外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6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以及芯线的锁固装置
- 下一篇: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