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块支架及电池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341.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邹厚垚;吴永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科信动力系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聂午阳 |
地址: | 212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块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块支架以及使用该支架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增大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方法通常为利用电池模块支架固定数个电池,将电池模块中各电池进行串联或者并联。电池位于电池模块支架内,位于电池一侧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电铜片或者汇流排进行焊接串联或者并联。现有的固定电池的电池模块支架通常为一体成型或者采用栓接、焊接方式紧固,一体成型的支架如果焊接后检测不合格只能整体作废,浪费严重,采用栓接或者焊接方式紧固的支架固定方式复杂,组装过程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使人力物力成本明显增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电池模块,固定方式简单,组装方便、快速,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块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三安装块、第四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块两侧卡扣连接,数块电池依次横向堆叠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内侧,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三安装块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四安装块两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开设有极柱安装孔,由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三安装块、第四安装块依次卡扣连接组成电池模块支架,电池位于电池模块支架内侧,电池的极柱分别穿过对应的极柱安装孔,方便后续将汇流排等与极柱进行固定。
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块包括第一上盖、第一连接面、第一底座、卡扣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盖、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所述卡扣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两侧,所述第三安装块与所述第一安装块相同,第一底座用于托起下方电池底部,第一上盖用于固定电池顶部,卡扣部用于和第二安装块、第四安装块进行卡扣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块包括第二上盖、第二连接面、第二底座、卡扣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盖、所述第二底座连接,所述卡扣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左右两端连接,所述卡扣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部相对应的卡扣孔,所述第四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块相同,第一安装块和第三安装块的卡扣部卡于卡扣孔中,相互支撑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盖上设有压条固定凹槽,电池模块通过压条固定于PACK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有汇流排定位装置,方便汇流排安装时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汇流排定位装置为汇流排定位柱,直接将汇流排纵向放置,紧邻汇流排定位柱,汇流排即可准确进行安装固定。
另外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支架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支架和横向置于其中的数块电池,所述电池模块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三安装块、第四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块两侧卡扣连接,电池横向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内侧依次向上堆放,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三安装块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四安装块两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开设有极柱安装孔,该电池模块体积较小,安装方便。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各安装块直接通过卡扣连接组装,各部件相互支撑固定,受力均匀,无需焊接或者栓接,降低安装难度,减少成本支出,直接固定电池,无需通过其它固定方式再次与该支架固定,节约安装时间;该电池模块的体积较小,能量密度高,后续在PACK中进行组装方便、快捷,节约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其中,1为第一安装块、2为第二安装块、3为第三安装块、4为第四安装块、11为第一上盖、12为第一连接面、13为第一底座、14为卡扣部、15为压条固定凹槽、21为极柱安装孔、22为第二上盖、23为第二连接面、24为第二底座、25为卡扣面、26为卡扣孔、27为汇流排定位柱、5为电池、51为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科信动力系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镇江科信动力系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密封电源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使用经加压的料浆供给的增材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