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雨水的净化方法及其使用的水跃式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8932.2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0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柴啸;刘学应;姜展超;苗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B3/02;E03F1/00;E03F5/00;E03F5/1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33217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雨水 净化 方法 及其 使用 水跃式 过滤器 | ||
本发明主要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的净化方法及其使用的水跃式过滤器,其技术方案:包括雨水收集、雨水检测、沉淀处理、酸碱度处理、曝气处理、生物净化、精过滤和储存,使用的水跃式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出水口处设有检测腔,通过检测头检测到水体符合城市用水要求后,才将水体和输送到储水罐内,否则将水体重新输送到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处再次过滤。本发明充分将雨水收集净化,在确保城市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范围内的收集、渗透、净化和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和减少城市内涝的压力,净化效率高,有效提高处理后的雨水水质,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雨水的净化方法及其使用的水跃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蒸发、下渗等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的严重受阻,极端天气的增多,暴雨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城市内涝多发、水环境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等问题,甚至出现了逢雨必涝的态势,然而地下水位却连年降低,城市缺水极为严重,很多城市和地区的自来水供应已难以同步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如若有效收集并利用,将对节约能源做出巨大贡献。初期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目前城市的雨水系统主要采取直排的方式排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排水方式单一,无疑将会引起水资源污染。目前,降水径流污染已成为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人为地实施一些水处理方法,便于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以便于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由于我国大气污染情况较严重,收集到的雨水杂质较多,污染物源复杂,现有的雨水净化装置处理得到的再利用水还是存在水质太差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城市系统的使用,收集的雨水综合利用率低,没有满足海绵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城市雨水的净化方法及其使用的水跃式过滤器,该方法充分将雨水收集净化,在确保城市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范围内的收集、渗透、净化和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和减少城市内涝的压力,净化效率高,有效提高处理后的雨水水质,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雨水的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雨水收集
掉落到地面上的初期雨水沿着引流槽进入到漏斗形的集雨器进行收集,集雨器上的过滤筛网先将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雨水中夹带的落叶、垃圾,集雨器内的刺针再次将初步过滤后的雨水中的颗粒物质进行粉碎,然后雨水通过集雨器,沿着收集管道流入到收集池内;
步骤二、雨水检测
利用取水器,采集收集池内至少四处不同方位和不同高度的雨水进行检测;
步骤三、沉淀处理
a、当检测到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超出标准时,打开通道一,将收集池内的雨水通入到重金属沉淀池,雨水沿着相互交错的倾斜板进入到重金属沉淀池内,倾斜板上设置的凸纹对雨水起到拦截作用,然后打开第一加料阀,向重金属沉淀池中加入金属沉淀剂,同时启动重金属沉淀池底部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使重金属形成沉淀去除,降低重金属对水体的危害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8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