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管结构的猪用自动输精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7881.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3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云;蒋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蒋氏动物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19/02 | 分类号: | A6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自动 输精 容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管结构的猪用自动输精容器,包括膜管、内塞、内固定管和外固定管;膜管为弹性体塑料吹制而成,底部热封口,上部用一个内固定管和一个外固定管将膜管夹在两者之间,内固定管中有一个内塞,精液可以从内塞与内固定管间的间隙灌入,输精管也是从此间隙中插入并可通过推动外固定管将膜管推至输精管头后缘,输精管插入母猪阴道时膜管也同时被插入,并在膜管的回弹力和阴道壁的闭合力的作用下将精液压入母猪子宫内,内塞的凹陷槽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形成一个输送渠道,将精液从膜管中向输精管‑子宫内输送。本发明能与现有的绝大多数输精管配合使用,价格合理,容易被用户和市场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业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膜管结构的猪用自动输精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公猪精液容器基本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瓶状容器精液瓶,此类容器使用历史最久,结构简单且较经济,但在给母猪输精时一般需要用人把持住输精管和精液瓶5~10分钟,劳动强度大,此类精液容器体积大,不利于长距离运输;第二类为袋状容器精液袋,其使用方法与精液瓶相似,但因其需要用专门的灌装机灌装精液,没有被大多数用户所接受;第三类为最近出现的输精管与精液容器复合在一起的复合输精器,即在输精管上包被一层弹性体管或在输精器杆后端接上一个弹性体管囊,此类输精器结构较为复杂,售价较高,也需要用专门的灌装机灌装精液,不易被广泛接受;第四类为用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封闭小瓶状结构的自动输精容器,因灌装精液较复杂,且输精时自动输精容器垂悬在输精管后端,可能会将输精管拖出而没有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管结构的猪用自动输精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膜管结构的猪用自动输精容器,包括膜管、内塞、内固定管和外固定管;膜管上侧夹在外固定管和内固定管之间形成的缝隙,膜管底端通过热封封闭形成封口,外固定管位于膜管顶端的外侧;内固定管膜管顶端的内侧;所述内塞位于内固定管底端;内塞与内固定管之间存在空隙,空隙与膜管贯通,精液灌装器的灌装管穿过内固定管与内塞的空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固定管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外固定管顶端设置有外固定管帽,外固定管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陷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固定管由有伸展性的硬质塑料制成,内固定管下侧设置有斜管状的内固定管斜柱,内固定管上侧设置有圆管状的内固定管圆柱,内固定管顶端设置有内固定管帽;所述内固定管帽的外径大于内固定管柱的外径;所述内固定管帽安装在凹陷槽内,所述膜管上的膜管顶端夹在内固定管帽和凹陷槽之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塞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内塞顶端设置有具有槽状结构的内塞槽,内塞槽中间位置设置有内塞脊,内塞侧面设置有斜柱状结构的内塞斜柱,内塞斜柱的上侧设置有内塞斜柱上侧,内塞侧面还设置有内塞斜柱下侧,内塞底端设置有内塞帽,所述内塞斜柱下侧的倾斜角度大于内塞斜柱的倾斜角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固定管圆柱、内固定管斜柱和内固定管帽采用一体化制造;所述内固定管斜柱位于内固定管下侧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塞帽与内塞采用一体化制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膜管由柔软的弹性体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效果会更好,依靠膜管的回弹力和阴道壁的闭和力将精液压出,因而不再需要人工把持输精器和自动输精容器,极大的提高了猪人工授精的工作效率。
本自动输精容器的体积只有市场上精液瓶体积的1/5至1/10大小,便于长距离运输,且成本与现有的精液瓶和精液袋接近,易于被市场所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蒋氏动物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蒋氏动物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7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