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牙刷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57692.4 申请日: 2017-03-16
公开(公告)号: CN106617659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吕培军;王宇光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主分类号: A46B15/00 分类号: A46B15/00;A46B5/00
代理公司: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83 代理人: 赵文静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牙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牙刷,属于生活日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牙齿经常因为遇冷热酸甜影响而产生酸麻、疼痛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牙齿敏感。它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在受到温度、化学、机械、渗透压等外界刺激时所引发的短暂而尖锐的牙齿酸痛症状,但不能将其归因于其他任何形式的牙体缺损或病变。造成牙齿敏感(DH)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种引起釉质或牙骨质缺失、导致牙本质暴露的病理、生理性因素,例如磨耗、牙龈退缩、不当的刷牙方式、摄取过多的酸性食物等。

上个世纪60年代,Brannstrom总结了大量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流体动力学说(Hydrodynamictheory),该学说认为外界冷热、触压或化学刺激暴露的牙本质小管表面,导致牙本质小管中的液体流动发生改变——量的增加或方向改变,这种改变将刺激牙本质细胞周围的A-δ纤维进而引起疼痛。流体动力学说与临床实际较为符合,目前为多数人所接受,现阶段关于牙本质敏感的实验研究、临床上使用的多数脱敏药剂和脱敏方法等都是基于此理论制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牙本质敏感的治疗原理包括减少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和(或)阻断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传导。前者通常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封闭牙本质小管或产生表面层,包括使用树脂、玻璃离子黏固粉和黏结剂、氯化锶或醋酸锶、草酸铝、草酸钾或草酸铁,含硅或含钙材料以及蛋白质沉淀剂等。后者通常采用含钾化合物如硝酸钾、氯化钾等。

化学方法中包括脱敏剂与家用的脱敏牙膏。常见的脱敏剂种类繁多,其主要脱敏成分为锶盐、钾盐、草酸盐、氟化物和硝酸银等。除部分钾盐外,其余成分多是利用蛋白质凝固变形、药物自身的反应产物或与牙本质小管液中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堵塞牙本质小管,从而迅速发挥脱敏作用。其中氟化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氟离子渗透到牙硬组织中与钙结合形成氟羟磷灰石,这样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甚至可以封闭牙本质小管。具有脱敏功效的氟化物成分包括氟化锡、酸性氟化纳和氟硅酸盐等,临床常见的含氟脱敏剂有含氟凝胶和含氟涂料。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含氟凝胶和含氟涂料控制牙本质敏感的效果。

化学脱敏药物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的特点,可迅速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本质敏感症状;但是受口腔环境、咀嚼摩擦、饮食等影响,其长期效果仍不确定。同时化学脱敏需要在牙齿表面多次定期进行,以保证其疗效,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和成本。

随着物理学、医学与生物化学的交叉学科的发展,采用激光治疗DH取得一定的成果。相对于化学方法脱敏而言,激光治疗受口腔内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小。常用的有Er:YAG激光、Nd:YAG、Ga-Al-As激光、CO2激光和He:Ne激光。脱敏原理为高能量激光通过溶解与再结晶牙本质,牙本质小管内物质变性使牙本质小管封闭或使其半径减小,从而降低牙本质通透性。很多临床试验研究均证实其对于牙本质敏感的有效性。激光功率越大,照射时间越长,牙本质通透性下降越大;敏感区大小、牙本质厚度、个体牙齿差异都会影响其效果,在临床上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且随着咬合磨耗等因素,熔融再结晶复合体被消耗殆尽,长期疗效不稳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敏感的频率愈发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另外,口腔中其他疾病例如牙疼、牙周炎等也将严重的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因此研究开发安全有效治疗或缓解口腔疾病例如牙齿过敏等牙刷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其可实现在清洁牙齿的同时,将一定能量的光直接照射到牙齿处,起到治疗或缓解口腔疾病例如牙齿敏感、牙疼等的作用。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利用波长为540nm左右例如520-560nm的超低能量激光可以阻断牙本质小管中的神经突触中负责痛觉传导的蛋白TRPV1,提高牙本质的疼痛阈值,阻断疼痛传导,减轻DH患者疼痛,这样可实现短期疗效。

研究还发现,波长为980nm左右例如960-1000nm的激光与波长为540nm左右的激光在治疗牙齿敏感方面原理类似,也可阻断疼痛传导,减轻DH患者疼痛,实现短期疗效。

研究表明,利用波长为1064nm左右例如1044-1084nm的低能量红外激光产生的热效应照射牙齿,可提高牙齿表面温度,而对牙髓不产生不利刺激,并在牙齿表面熔融再结晶,封闭牙本质小管,隔绝外界刺激同时不损伤牙髓,可保证中期疗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7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