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可转移的膜收集悬浮细胞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7368.2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1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邵宏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度精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王玉桂 |
地址: | 开曼群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转移 收集 悬浮 细胞 | ||
可将针对使用可分离的样品收集层收集和制备细胞的装置、方法和试剂盒配置成使用机制从液体样品收集或处理细胞以在分析或成像之前容易地转移细胞。可分离的样品收集层可包括在其上可收集细胞的多孔膜,以及一个或多个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粘合剂涂层和释放衬里的带的支撑层。可将该装置、方法和试剂盒配置有包括形成用于有效除去不需要的液体的竖直或水平定向的微通道的切口的支撑层。收集和/或处理后,收集到多孔膜上的细胞可被粘附到另一表面以进一步处理或分析。
背景技术
分离、制备和处理在液体样品溶液中悬浮的生物细胞到表面或基底上 可以是各种应用(包括样品诊断程序和细胞成像)中的非平凡且关键的步 骤。关键的挑战涉及将在溶液中悬浮的生物细胞收集到表面上,使得这些 细胞可被容易地处理并且然后快速地转移至另一表面,用于进行成像或分 析。在样品中悬浮的细胞的健康可能也是重要的,因此在样品转移和收集 期间细胞的健康可能有利于限制细胞破裂。施加于细胞的机械力必须是柔 和的,以免破坏细胞结构或负面地影响细胞健康,还是足够强的以有效地 操纵细胞。为了维护细胞的健康和促进液体样品的有效制备,可以构建装 置和方法,其使得细胞能够被收集和处理到装置上并然后从该装置被移除 以用于转移或粘附至另一基底从而用于分析。
发明内容
所公开的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收集感兴趣的细胞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 括耦接(结合,连接)到第一支撑层的固体支撑物;以及包括耦接到第二 支撑层的多孔膜的可分离的样品收集层。在一些情况下,该多孔膜可以位 于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之间。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层和第 二支撑层可以保持多孔膜处于静止位置。另外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具有通 过至少一个微通道以流体连通的固体支撑物、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的装置。
支撑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支撑层可包括释放衬里(防 粘衬里,release liner)和粘合剂带(例如双面涂层带)的任何组合。该释放 衬里可包括背衬或具有粘合剂的背衬和释放衬里。该释放衬里可包括纸、 塑料或其他固体背衬,并且该释放衬里可涂覆有低表面力涂层。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该支撑层可包括涂覆有丙烯酸粘合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膜以及释放衬里。
该装置的固体支撑物可包括透明的固体材料,例如丙烯酸塑料或玻璃, 并且可将该固体支撑物构建成允许钻微通道。在一些情况下,该微通道可 以是具有大约10mm直径的圆形。
微通道可以用于连接具有形成通道的切口的固体支撑物、第一支撑层 和第二支撑层,在一些情况下,该通道可由多孔膜封闭。多孔膜可具有最 高达10微米直径的孔径。该多孔膜的平均孔径可以是2-5微米的直径。在 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该多孔膜的平均孔径可以是小于2微米的直径。该多 孔膜可以包含聚碳酸酯。该多孔膜也可以是具有25mm直径的圆形。在一 些实施方式中,该多孔膜可以与固体支撑物和一个或多个支撑层流体连通。
该装置可包括与固体支撑物和一个或多个支撑层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 个微通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可包括切入第一支撑层的水平微通 道,该水平微通道可在定位成竖直于该水平微通道的两个微通道之间建立 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将第一竖直微通道设置为穿过该固体支 撑物并与设置在第一支撑层内的水平微通道流体连通。其中将竖直取向定 义为覆盖该装置的宽度或较薄段的方向,并且将水平取向定义为覆盖该装 置的长度或最长段的方向。另外的实施方式可包括设置为穿过第二支撑层 并与第一支撑层的水平微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二竖直微通道。在更另外的实 施方式中,可将第一竖直微通道与第二微通道彼此平行定向,使得流体连 通通过第一支撑层的水平微通道而发生。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将该装置紧靠吸收垫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可将该装置紧靠吸收垫设置,并且该吸收垫可与该装置中的一个或多 个微通道流体连通。在一些情况下,该吸收垫可以在固体支撑结构的第一 侧上,其中多孔膜可以在固体支撑结构的第二侧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可将可分离的样品收集层紧靠吸收垫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度精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度精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7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锭浇铸成型自养护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水混合浇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