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筠连苦丁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7076.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7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冬青御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苦丁茶 苦丁茶叶 鲜叶 揉捻 成型 制作 中微量元素 茶叶制作 加工参数 开水焯 分级 烘焙 摊放 冷却 开水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筠连苦丁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苦丁茶鲜叶按等级摊放;(2)分等级将苦丁茶鲜叶进行开水焯青;(3)将冷却后的苦丁茶叶揉捻成型;(4)将揉捻成型的苦丁茶叶烘焙至含水量小于10%。本发明通过开水低温焯青,减少苦丁茶叶中微量元素及其它有效成分流失;通过分级制作,对于不同等级的鲜叶采用不同的加工参数,分别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筠连苦丁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几千年,茶叶追求色、香、味俱 全,亦即茶叶、茶汤颜色、茶叶条形,茶叶、茶汤的香味,茶汤的口感。
苦丁茶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头痛、齿痛、目赤、耳鸣、热病烦渴、痢疾。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文献或文章中,对苦丁茶的药用功效、保健作用均有记载。经动物试验和人们长饮用的结果证明,苦丁茶能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LDL(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血液粘稠度,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便秘、咽喉肿痛、慢性咽炎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
因此,苦丁茶不仅是茶,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但现在的苦丁茶加工方法中,高温杀青、炒制方法破坏了苦丁茶中多种药用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筠连苦丁茶的制作方法,保留筠连苦丁茶叶中的特有的营养成分,实现茶叶口感和保险双重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筠连苦丁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苦丁茶鲜叶按等级摊放;
(2)分等级将苦丁茶鲜叶进行开水焯青;
(3)将冷却后的苦丁茶叶揉捻成型;
(4)将揉捻成型的苦丁茶叶烘焙至含水量小于10%。
进一步,所述第(1)步中,苦丁茶鲜叶按等级分成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特级鲜叶为长度≤1.5cm的占90%以上;一级鲜叶为长度≤2.0cm的占80%以上;二级鲜叶为长度≤3.5cm的占90%以上;三级鲜叶为长度≤5.0cm的占95%以上。
进一步,所述第(2)步的焯青时间为5至15分钟,其中特级和一级鲜叶的焯青时间为5至8分钟,二级和三级鲜叶的焯青时间为8至15分钟。
进一步,所述第(3)步中,茶叶揉捻后的直径为1至5mm,特级和一级茶叶揉捻后的直径为1至3mm,二级和三级茶叶揉捻后的直径为3至5mm。
进一步,所述第(4)中,烘焙的过程是在焙笼中完成的,烘焙温度为80℃至120℃,烘焙时间为5至12个小时。
进一步,所述烘焙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温度和第三阶段的温度高于第二阶段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第(2)、(3)、(4)中的一步或多步过程,添加葡萄糖作为辅料。
进一步,所述第(3)步的揉捻是通过机器或手工完成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开水低温焯青,减少苦丁茶叶中微量元素及其它有效成分流
(2)分级制作,对于不同等级的鲜叶采用不同的加工参数,分别处理;
(3)适时增加辅料,提高苦丁茶的口感;
(4)制成的苦丁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翠绿或暗绿,汤色翠绿明亮,滋味微苦,回味无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冬青御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冬青御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7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脾安神瓜蒌籽油
- 下一篇:一种自动集料功能的茶叶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