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6313.X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0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爱国;别凤仪;孙永叶;张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37104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于正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酸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实验模型构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构建长期稳定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试样选取、适应性喂养、模型构建、模型应用四个步骤;具体为将选取的大鼠于SPF的动物饲养室进行适应性喂养3~7天,观察大鼠的体表特征和行为活动,并保留合格试样大鼠;针对合格试样大鼠喂养质量百分比为20%的酵母饲料和质量百分比为10%的果糖水或对应比例的鲜水果汁,进食与饮水自由进行,得到试样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再将构建的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进行应用,得到具有典型疾病表征的模型;采用饲料与饮水结合的方法造模,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避免长期灌胃或注射造成动物损伤,方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模型构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构建长期稳定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特别是一种以大鼠为试样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多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全世界威胁人类生存质量的健康问题。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通常作为痛风的标志,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群中,有5%~12%的人最终发展为痛风;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临床常用药有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等,但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导致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对皮肤黏膜、造血系统、肾脏和肝脏等都有较大的损害;因此,治疗痛风新药物的研究得到了很高的关注,而建立稳定持续的高尿酸血症模型是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研究的重要前提。
目前,常用的高尿酸血症模型构建方法的机制一般涉及补充外源性尿酸、补充尿酸前体物质、抑制尿酸酶活性以及抑制肾脏尿酸排泄等,如利用酵母以及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等嘌呤类物质,或直接给予外源性尿酸构建模型;但由于大鼠、小鼠等常用作实验对象的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人类缺乏的尿酸酶,在中长期试验中,尿酸酶活性被激活,使血尿酸水平不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近年来,国内外最常用的高尿酸血症模型构建药物氧嗪酸钾可竞争性地与尿酸酶结合,抑制尿酸酶的活性,使体内血尿酸水平在短时间内增高,并可维持较长时间;但由于其竞争性抑制的机制需长期给药,可对实验动物肾脏造成较强炎症反应等不良效果;目前较常用的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为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和烟酸,该模型构建方法的缺点是乙胺丁醇和烟酸等物质可造成肝功损害。
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果糖的摄入量正逐年增长,果糖消费量的增长与人群血尿酸平均水平的升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另外,高果糖饮食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腹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均存在一定关系;有研究表明10%果糖水可使大鼠血尿酸水平升高,但是形成的高尿酸水平极不稳定,因此,很难作为理想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而且采用单一药物构建模型的方法因其作用机制单一,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故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联合构建模型的方式,联合构建模型不仅能使高尿酸血症模型维持时间更长,血尿酸升高更明显,而且也更接近人类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和实际情况;故采用含嘌呤较高的酵母联合高果糖饮食的方法诱导高尿酸血症,形成稳定的动物模型,为开展尿酸代谢、干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能够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也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主题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以动物为试样的利用酵母联合果糖饮食诱导高尿酸血症,再建立稳定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试样选取:选取体重为180~220g,年龄为6~8周龄雄性清洁级Wistar 大鼠,饲养于无特定病原体级(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的动物饲养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