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泄漏预警式套筒补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5136.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5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向东 |
主分类号: | F16L51/00 | 分类号: | F16L51/00;F17D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预警 套筒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安全装置,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筒补偿器,特别是一种内泄漏预警式套筒补偿器。
背景技术
城市供热管网及工业热力管网走向多变,产生的内应力十分复杂,为了确保管网运行安全,按规程必须在相关节点处根据内应力种类选配确当结构的管道安全装置。套筒补偿器属于一种最常用型的管道安全装置,它的主要结构特征是轴向补偿能力强,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耐压能力超强等特点。套筒补偿器配置在管网中主要靠内管相对壳体运动实现轴向内应力补偿,处在壳体与内管之间的密封副承受频繁相对运动时必然产生磨损。随着填料密封磨损量增加,内泄漏量也随之加大,一旦密封失效便造成所在位置管网配套设备故障及工艺参数的改变。管网工程中地面上布置的管道外露,没有过多遮挡,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配套的套筒补偿器密封状况及运行情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也便于解决问题。现实中,管网的管道多数埋在地下,这样布置既安全,又不占地方。可是,地埋管道处于隐蔽状,正常工况下不易观察,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知悉所辖管网中配置的套筒补偿器密封及运行状况,一旦发生故障也难以及时准确定位,需要实施局部开挖才能找到故障点。从上述情况可知,现有技术的套筒补偿器虽然具有较好的结构特征,完全能够满足结构内应力补偿需要,但缺少内泄漏预警信号输出的配置,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此结构缺陷在工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不适合重要的管网配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内泄漏预警式套筒补偿器,该技术方案在保留现有技术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一道密封副,同轴双道密封副之间形成一道密闭的空间。该空间作为内泄漏容留腔,容留腔配置传感器,传感器根据泄漏情况即时输出示警信号。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内泄漏预警式套筒补偿器,它包括壳体、主填料、内环、主压盖、副填料、副压盖、内管和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安置配套的内管,在内管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内腔中套装主填料和内环,壳体配套的主压盖在螺栓作用下轴向施压内环,向内位移的内环压实主填料实现对内管的轴封,由此构成套筒补偿器的主体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主压盖内壁轴向居中位置上设有一道径向内台肩,该径向内台肩位于主压盖外置的两道法兰之间,每道法兰端面上均布安置螺栓的螺孔,主压盖内置径向内台肩相对主压盖配套的内环之间形成容留内泄漏介质的腔体。所述传感器贯穿主压盖至腔体。所述副填料塞装到主压盖的孔口端,内管套装到副压盖与主压盖配合,通过螺栓调节对副填料的施压,由此构成对容留内泄漏介质腔体的密封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预置的容留内泄漏腔体位于两道轴封结构之间,该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容易;
2、根据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可即时掌握套筒补偿器运行质态,便于远程管控配套管网的运行,最重要的是工程中根据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源准确定位故障点,减少地埋管道维护施工的土方开挖量,节省维修时间、节省施工成本;
3、双轴封结构既改善产品密封性能,又增加了结构刚性,改善内管位移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向东,未经沈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插接头组合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用于蒸汽管道的冷/热双向保护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