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制均匀的炒茶机及炒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5009.3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9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傅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爱华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制 均匀 炒茶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炒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制均匀的炒茶机及炒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炒茶机的压板构造由:弧形铁板,用棉布等组成,用棉布将毛毯包扎在弧形底板上作为主作用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局限性压板和炒锅之间的吻合度很难调整,因为炒锅工作面平行度不可能绝对平衡,内应力等其它因素造成炒锅平行度或轻或重存在弧形现象。造成压板和炒锅吻合度极难调节掌控,导致被加工产品因受温受压失衡产生干燥不均匀,成色差距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炒茶机压制板。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制均匀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炒锅,炒锅内设有驱动杆和压制板,驱动杆由电机驱动旋转,压制板的底部连接连杆,连杆连在驱动杆上,压制板的弧面压在锅面上,压制板通过旋转与锅面刮擦,压制板包括弧形板体,在弧形板体的弧面上设有硅胶内胆袋,硅胶内胆袋中设有颗粒物质,所述的弧形板体外侧还设有一层包裹层将弧形板体包围,并将硅胶内胆袋包裹固定在弧形板体上。
所述的颗粒物质为玻璃珠或是铁砂珠。玻璃珠或是铁砂珠为耐高温材料。
所述的包裹层为无纺布或是棉布。
所述的包裹层的外侧设有一层罩布,所述的罩布与包裹层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包裹层和罩布上分别设有魔术贴。
所述的硅胶内胆袋中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的孔径小于颗粒物质的直径。防止硅胶内胆袋热胀冷缩再遇压力后炸裂。
所述的硅胶内胆袋由上下两层耐高温的硅胶片周边粘合成型,在上下两层硅胶的粘合处设有多孔物质,该多孔物质形成上述的气孔。对比直接在硅胶内胆袋上扎气孔会使得硅胶内胆袋受压力而胀大气孔,通过粘合多孔物质来实现气孔的目的有利于气孔的稳定。
所述的多孔物质为棉绳,所述的棉绳一部分处于硅胶内胆袋内腔中,一部分暴露于外环境中。
所述的包裹层在弧形板体的背面通过铁丝绑定。
一种压制均匀的炒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上述的炒茶机启动,驱动杆带动压制板贴在炒锅的锅面滑动;
b、将茶叶均匀的撒入炒锅中;
c、茶叶处于炒锅和压制板之间,压制板转动使茶叶被压制板撩起,压制板内的颗粒物质能随着锅形的凹凸流动,硅胶内胆袋的形状契合锅形,这样使弧形板体弧面与锅形各触碰线面产生相同的压力;
d、硅胶内胆袋在高温下产生气胀,在压制板挤压时,气体从气孔中流出,使硅胶内胆袋中颗粒物质高温下无膨发变化。
本发明在受压情况下能够根据相对作用力的形态自动实现受力面的均衡分布,使压制板和炒锅工作面自然高度吻合,炒锅内茶叶受压受温均衡,提高被加工产品质的同时使操作者以更简易的方法掌握技能,该压制板耐压,耐高温,不僵硬等整体性能比原产品寿命提高20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硅胶内胆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包裹层包裹示意图。
图中,1、压制板;2、连杆;3、驱动杆;4、炒锅;5、罩布;6、包裹层;7、硅胶内胆袋;8、盖板;9、连接孔;10、弧形板体;11、魔术贴;12、棉绳;13、颗粒物质;14、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一个炒锅4,炒锅4内设有驱动杆3和压制板1,驱动杆3端部设有电机带动其旋转。压制板1的底部连接连杆2,连杆2连在驱动杆3上,压制板1的弧面压在锅面上,压制板1通过旋转与锅面刮擦,对锅内的茶叶实现拨、压、撩的动作。
图2所示,压制板1包括弧形板体10,弧形板体10的弧面上设有硅胶内胆袋7,图3所示,硅胶内胆袋7中设有颗粒物质13,所述颗粒物质13为玻璃珠微粒。在受压情况下能玻璃珠微粒产生流动的效果,根据相对作用力的形态自动实现受力面的均衡分布,使压制板1和锅面高度吻合。所述硅胶内胆袋7由上、下两片硅胶片通过周边粘合而成。在硅胶片粘合处设有棉绳12,该棉绳12的部分处于硅胶内胆袋7内腔中,一部分暴露于外环境中。通过棉绳12能与将硅胶内胆袋7中热胀的气体向外排出,棉绳12的间隙有作为气孔的作用。有气孔后硅胶内胆袋7被挤压后不会炸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爱华,未经傅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陕南群体种茶树鲜叶制作白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