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页通讯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3414.1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0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林浦路与潘墩路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页 通讯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页通讯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即时通讯,例如,与好友聊天、与合作伙伴谈判等等。目前,基于需要下载安装的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网易泡泡等为人们的沟通、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这些工具,可以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成本大大降低,且提高了便利性和效率。但是使用上述即时通讯工具必须下载安装相对应的客户端软件,需要较为复杂的配置过程和了解熟悉的过程,而且下载的软件也会占用内存空间。所以在此基础上,人们就有了基于网页可以实现即时通讯的需求,期待一打开网页就可以即时通讯,无需下载任何软件。
现有的基于网页的即时通讯方法是基于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无论服务器端有没有客户端待接收的消息,客户端都需要主动地、不停地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而服务器端需要在接收到该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且同时存在客户端待接收的消息时,向客户端发送该消息,以使客户端接收该消息。
可以看出,现有的基于网页的即时通讯方法需要客户端不断地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才能获得消息,这将大量占用与服务器的连接线程,造成服务器资源和网络请求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页通讯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网页通讯过程中,节省服务器资源和网络请求资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页通讯方法,应用于网页服务器,该方法包括:
接收源用户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号ID和源用户向目标用户发送的消息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ID,将所述消息数据推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可选的,所述网页服务器包括:支持websocket协议的网页服务器;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ID,将所述消息数据推送至所述目标用户包括:
通过websocket协议,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ID,将所述消息数据推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可选的,所述接收源用户发送的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存源用户发送的消息。
可选的,所述保存源用户发送的消息,包括:
分别保存所述消息至数据库和缓存中。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ID,将所述消息数据推送至所述目标用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消息;
如果是,从所述缓存中获取所述消息;如果否,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消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页通讯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用户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号ID和源用户向目标用户发送的消息数据;
推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ID,将所述消息数据推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可选的,所述网页服务器包括:支持websocket协议的网页服务器;
所述推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websocket协议,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ID,将所述消息数据推送至所述目标用户。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源用户发送的消息。
可选的,所述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分别保存所述消息至数据库和缓存中。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消息;
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缓存中存在所述消息,从所述缓存中获取所述消息;如果所述缓存中不存在所述消息,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页通讯方法及装置,可以通过网页服务器端接收源用户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号ID和源用户向目标用户发送的消息数据;网页服务器端按照目标用户的ID,将消息数据推送至目标用户。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页通讯方法及装置中,网页服务器在接收到消息数据时,按照目标用户的ID,主动将源用户向目标用户发送的消息数据推送至目标用户,不需要目标用户向网页服务器发送请求而获得消息数据,节省了服务器资源和网络请求资源;同时,减少了请求的过程,可以提高网页通讯的即时性。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式转子以及永磁式同步旋转电机
- 下一篇:辉光保护系统和电气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