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流变弹性体扭转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3006.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涛;罗一平;任洪娟;杨斌;陆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1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弹性体 扭转 减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弹性体扭转减振器,包括曲轴固定连接的减振器壳体、套设在减振器壳体外侧且与发动机壳体固定连接的线圈支架、缠绕在线圈支架上的电磁线圈、与电磁线圈电连接的电流控制器以及套设在减振器壳体上且与电磁线圈配合使用的磁流变弹性体单元,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的电流控制器调节电磁线圈电流大小,电磁线圈生成相应强度的磁场,以此来改变磁流变弹性体单元的摩擦阻尼,用以消耗扭转振动的能量,避免共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摩擦阻尼可调,易于引线,线圈支架固定在发动机壳体上,接线方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磁流变弹性体扭转减振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弹性体功能复合材料,通过将微米或纳米级的软磁性颗粒分散在不同种类的载体中制备而成,由于其流变性能可以随外加磁场连续、快速、可逆地变化,磁敏智能软材料在建筑、振动控制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曲轴是具有一定弹性和旋转质量的轴,即是一种扭转弹性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固有频率。在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曲轴的各个曲拐相对于轴后段的飞轮就会发生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相对振动,也就是扭振。扭振频率与曲轴系统的频率相等或者为其整数倍时,就会发生共振,这会影响曲轴传动精度,严重时造成曲轴的断裂。
扭转减振器装在曲轴前端,当曲轴发生扭转振动时,曲轴前端的角振幅最大,而且扭转减震器一同转动。扭转振动质量块则因转动惯量较大而实际相当于一个小型飞轮,其转动瞬时角速度也比减振器壳体均匀得多。这样,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就同减振器壳体有了相对角振动,而使硫化橡胶层产生正反交替变化的扭转变形。这时,由于橡胶变形而产生橡胶内部的分子摩擦,消耗扭转振动能量,使整个曲轴扭转振幅减小,把曲轴共振转速移向更高的转速区,从而避免在常用的转速范围内出现共振。但是传统的橡胶式扭转减振器存在减振效果差,调节频率区域窄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调摩擦阻尼,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磁流变弹性体扭转减振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磁流变弹性体扭转减振器,包括曲轴固定连接的减振器壳体、套设在减振器壳体外侧且与发动机壳体固定连接的线圈支架、缠绕在线圈支架上的电磁线圈、与电磁线圈电连接的电流控制器以及套设在减振器壳体上且与电磁线圈配合使用的磁流变弹性体单元,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的电流控制器调节电磁线圈电流大小,电磁线圈生成相应强度的磁场,以此来改变磁流变弹性体单元的摩擦阻尼,用以消耗扭转振动的能量,避免共振。
所述的磁流变弹性体单元包括套设在减振器壳体上的质量块、布设在质量块与减振器壳体之间并将质量块与减振器壳体粘结固定在一起的磁流变弹性体。
所述的磁流变弹性体为截面呈L字型的磁流变弹性体。
所述的磁流变弹性体为硅橡胶基磁流变弹性体或天然橡胶基磁流变弹性体。
所述的线圈支架包括套设在减振器壳体外侧的支撑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撑板两侧的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所述的支撑板与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共同围设成用于容置电磁线圈的凹槽。
所述的第一翼板上开设有支架螺母孔,该支架螺母孔中设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的线圈支架通过第一锁紧螺栓与发动机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翼板的宽度>第二翼板的宽度。
所述的减振器壳体上以减振器壳体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开设有多对壳体螺母孔,该壳体螺母孔中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的减振器壳体通过第二锁紧螺栓与曲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