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射驱动电路的电路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2030.8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7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射 驱动 电路 布局 结构 | ||
一种雷射驱动电路的电路布局结构,包括雷射组件、第一电路布局结构以及第二电路布局结构,该第一电路布局结构包括第一晶体管,该第二电路布局结构包括第二晶体管、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其中,第一导线包括连接该第一电阻的第二脚位、该电容的第一脚位以及该雷射组件的第一脚位三者的二导线,第二导线包括连接该第二电阻的第二脚位、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脚位、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脚位以及该雷射组件的第二脚位四者的三导线,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加总的走线长度为大于14±5%公厘并且小于18±5%公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雷射驱动电路的电路布局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测距性能较好的雷射驱动电路的电路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以及2A~2C,图1是用于雷射瞄准器的一脉冲雷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而图2A~2C则分别描述组成该脉冲雷射驱动电路的多层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电路布局结构(Circuit Layout),该脉冲雷射驱动电路的多层电路板包括顶层电路布局结构10、中层电路布局结构11以及底层电路布局结构12,顶层电路布局结构10包括雷射组件LD、第一晶体管Q102、第三电阻R101、第四电阻R103以及顶层基板100,中层电路布局结构11包括中层基板101,底层电路布局结构12包括第三晶体管Q100、第二晶体管Q101、电容C100、第一电阻R100、第二电阻R102以及底层基板102,顶层基板100、中层基板101以及底层基板102上分别搭载所述组件并形成有复数个导线以及复数个导孔(Via),这些导线以及这些导孔可用来连接组成该脉冲雷射驱动电路的多个电子组件。
第一导线包括一导线a11以及另一导线a12,如图2C所示,于底层基板102上,第一电阻R100的第二脚位R1002先藉由导线a11连接至电容C100的第一脚位C1001后,第一脚位C1001再藉由导线a12连接至雷射组件LD的第一脚位LD1。第二导线包括一导线b11以及另一导线b12,如图2A~2C所示,第一晶体管Q102的第二脚位Q1022于顶层基板100上连接至一导孔K,而第二电阻R102的第二脚位R1022以及第二晶体管Q101的第二脚位Q1012均于底层基板102上藉由导线b11连接至导孔K,再由导孔K从中层基板101上藉由导线b12连接至雷射组件LD的第二脚位LD2。其中,该第一导线的走线长度大致上为3.76822±5%公厘(mm),该第二导线的走线长度大致上为21.58036±5%公厘(mm),也就是说,第一导线的走线长度大致上为3.579809~3.956631公厘(mm),该第二导线的走线长度大致上为20.501342~22.659378公厘(mm)。
然而,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会使该脉冲雷射驱动电路产生一些讯号问题,特别是产生一些在印刷电路板上普遍常见的串扰现象(crosstalk),而这些串扰现象将会影响雷射测距仪及雷射瞄准器的测距性能,因此,雷射驱动电路的布局结构对于用于雷射测距仪及测量距离的雷射瞄准器的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雷射驱动电路的布局结构对于用于雷射测距仪及测量距离的雷射瞄准器的影响很大的缺陷,提供一雷射驱动电路的电路布局结构,藉由变更该雷射驱动电路中的电路布局结构以及电子组件的摆放位置来改善串扰现象,进而改善该雷射驱动电路,以提高雷射测距仪及测量距离的雷射瞄准器的性能。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雷射驱动电路的电路布局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雷射组件、第一电路布局结构以及第二电路布局结构,该第一电路布局结构包括第一晶体管,该第二电路布局结构包括第二晶体管、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其中,第一导线包括连接该第一电阻的第二脚位、该电容的第一脚位以及该雷射组件的第一脚位三者的二导线;其中,第二导线包括连接该第二电阻的第二脚位、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脚位、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脚位以及该雷射组件的第二脚位四者的三导线;其中,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加总的走线长度为大于13.3公厘(mm)并且小于18.9公厘(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2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