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液滴包裹的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0564.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刚;陈英怀;邓宇;李洪辉;黄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包裹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液滴包裹的形成方法,包括:将多种介质分别对应放入微流道中;调节每个微流道的出口与玻璃基面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按预设方向驱动玻璃基片运动;朝向第一表面输送介质,以便介质涂刮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介质层;玻璃基片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在预设时刻,从预设入射位置向玻璃基片的第二表面上垂直入射激光光束,直至激光光束推动最靠近第一表面的介质层依次嵌入其他介质层中并喷射到空气中形成多层液滴包裹,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为相平行的平面。此种方法可以实现对单个多层液滴包裹的精准控制,能够方便地实现多层液滴包裹的连续形成,且适用性较好,多层液滴包裹的生成效率高,生成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液滴包裹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细微体积的液滴包裹技术在生物医疗检测、分子生物学、环工化学、食品科学、化妆品应用及工程应用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意义。
目前,微流控芯片生成液滴是主要的液滴生成方式,应用在上述应用领域中,以液滴为基础,能将化学试剂、细胞、蛋白质等大分子、微颗粒等物质进行操控,更精确地控制各个反应的实验条件,更灵活地控制参与反应的各个组分的实际用量,缩短反应时间。液滴作为近年来在微流控芯片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流体运动形式,每一个液滴可以被视为独立的微反应器,研究微尺寸上的反应及其过程。
具体液滴生成原理为:在微流控芯片中,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产生液滴,以其中一种液体作为连续相,以另一种液体作为分散相,借助芯片的通道结构和外力操纵,连续相会将分散相剪切成均匀的微小体积单元分散于连续相中,即形成液滴。当需要液滴的多层包裹的时候,则液滴的形成方式串联起来以获得多层包裹。
然而,现有的微流控芯片通过控制分散相的速度来控制液滴大小,液滴的均匀度较低,并且需要分选,难以对单个液滴包裹进行准确操控,一种微流控芯片只对应一种尺寸的液滴。
因此,如何更加方便地控制多层液滴包裹的形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液滴包裹的形成方法,能够更加方便地控制多层液滴包裹的形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液滴包裹的形成方法,包括:
将多种介质分别对应放入微流道中;
调节每个所述微流道的出口与玻璃基片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
按预设方向驱动所述玻璃基片运动;
朝向所述第一表面输送所述介质,以便所述介质涂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介质层;
在预设时刻,从预设入射位置向所述玻璃基片的第二表面上垂直入射激光光束,直至所述激光光束推动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介质层依次嵌入其他所述介质层中并喷射到空气中形成多层液滴包裹,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平行的平面。
优选地,所述按预设方向驱动所述玻璃基片运动具体为:
以预设直线为中心轴,按圆周方向驱动所述玻璃基片运动,所述预设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优选地,所述微流道为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管道,所述微流道的出口正对所述第一表面。
优选地,所有所述微流道绕所述预设直线的周向依次设置,且所有所述微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绕所述预设直线的周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有所述微流道均相同。
优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介质层转离所述激光光束的入射位置时,清理所述介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0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iO2磁珠及其应用
- 下一篇:玻璃基芯片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