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腔镜套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0190.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超;郭金星;谭杰;潘丽洁;杨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超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腹腔镜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腹腔镜套管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外科手术中,腹腔镜套管部分进入人体内,作为连接体内和体外的通道,方便医生使用的腹腔镜等医疗器械伸入体内,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现有的腹腔镜套管置入人体后连接不牢固,在手术过程中易从人体内脱出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给患者带来痛苦。
现有技术中还有气囊式腹腔镜套管,但该气囊式腹腔镜套管存在如下不足:1)充气囊与外套管之间不能紧密贴合,会增加总管腔直径,以致增加腹壁损伤及术后诸如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气囊多为橡胶材质,无法高温消毒,且气囊抗压能力差,易破损,若手术操作时突然破损所引起的器械移位将引起医源性损伤风险;另外,有时气腹压力不满意时,需要适当手助提拉腹壁,这时气囊抗压能力有限;4)需要诸如注射器等额外设备实现防滑脱功能,操作繁琐;5)腔镜手术因使用电器设备,经常会在腔内形成水雾,气囊为圆形球面,易被水雾附着形成水滴而污染镜面。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腹腔镜套管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腹腔镜套管,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腹腔镜套管,使其方便实现腹腔镜套管防脱功能,且操作简便,从而克服现有的腹腔镜套管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腔镜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套管本体外周的变径机构,
所述变径机构包括膨胀部和推杆部,所述膨胀部包括固定环、滑动环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与滑动环之间的多根骨架,所述骨架与所述固定环和滑动环均采用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固定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管本体的前端,所述滑动环与所述推杆部连接,并在所述推杆部的带动下沿所述套管本体外周滑动,实现所述骨架的展开或收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骨架为可弯曲的骨架。
又一种改进,所述骨架为至少两段式可折叠的骨架。
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部包括与所述滑动环连接的推筒,以及设置在所述推筒上的限位孔和设置在所述套管本体上的弹珠,所述限位孔与弹珠配合实现所述骨架展开位置的限定。
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筒上设有手推件。
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部包括与所述滑动环连接的至少两根推杆和连接所述推杆末端的卡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管本体上的弹性卡件,所述卡环在所述弹性卡件的作用下实现所述骨架展开位置的限定。
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环上设有手推件。
进一步改进,所述骨架的长度为2~5cm。
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环的移动距离为1~4cm。
进一步改进,所述骨架采用高弹性钢性材料或聚酯高分子材料。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腹腔镜套管通过设置变径机构,使该腹腔镜套管插入体内后,推动推杆部,使其变径机构膨胀展开,形成灯笼状膨胀部或倒锥形平台膨胀部,实现手术过程中该腹腔镜套管不会脱出体外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设置推杆部的限位卡合,可避免膨胀部自动缩回而造成手术过程中套管的意外脱出。
3、本发明为一体结构,无需外部设备,单人操作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腹腔镜套管变径机构实施例一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腹腔镜套管变径机构实施例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腹腔镜套管变径机构实施例二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腹腔镜套管就是在现有腹腔镜套管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更好的克服现有腹腔镜套管存在的不足。现结合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和2所示,本发明腹腔镜套管,包括套管本体1和设置于该套管本体1外周的变径机构。该套管本体末端设有进气管5和用于插入该腹腔镜的开口6。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前端”是指进入体内的一端,“末端”是指留在体外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超,未经张子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0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孔腹腔镜套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普外科手术用肌肉牵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