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B-IoT系统的小区发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9232.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1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龙航;李亦男;吴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孙翠贤;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b iot 系统 小区 发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NB‑IoT系统的小区发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接收信号中的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与本地信号中的q序列进行互相关运算,得到第一相关值,将最大的第一相关值对应的q值确定为目标q值,通过目标q值确定小区号范围;遍历小区号范围内的每个小区号,每个小区号对应生成一个u值,将生成的u值分别代入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生成公式中,生成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将生成的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分别与接收信号中的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进行互相关运算,得到第二相关值,将最大的第二相关值对应的u值确定为目标u值;根据目标q值与目标u值计算发送接收信号的基站对应的小区号,本方案可以提高小区发现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NB-IoT系统的小区发现方法和一种基于NB-IoT系统的小区发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系统中,小区发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区发现的过程为:基站在每个无线帧中发射小区标识符号,终端基于小区标识符号来实现小区发现,小区发现实际上就是小区号的确定,其中,小区标识符号包括:窄带主同步信号NPSS(Narrowband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和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Narrowb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小区号的确定与无线帧中的窄带主同步信号NPSS和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有关,其中,窄带主同步信号NPSS用来确定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的位置,然后通过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来计算出小区号。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穷举法来实现小区号的确定,虽然穷举法的过程比较简单,但穷举法存在小区发现效率较低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方面,遍历的小区号数量较多,需要遍历504个小区号;第二方面,互相关运算次数较多,其在遍历504个小区号的过程中,生成504个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因此,需要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与基站发送至终端的接收信号中的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进行504次互相关运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NB-IoT系统的小区发现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小区发现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NB-IoT系统的小区发现方法,包括:
将本地信号中第一数量个长度为128的q序列分别补齐成长度为132的q序列,其中,每个q序列与q值一一对应,所述q值为与小区号相关的第一参数;
将第一数量个长度为132的q序列与基站发送至终端的接收信号中的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进行互相关运算,得到第一数量个第一相关值;
从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相关值中,选取最大的第一相关值,并将所述最大的第一相关值对应的q值确定为目标q值;
根据预设的第一数量个q值与小区号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q值对应的小区号范围;其中,每一小区号范围包括第二数量个小区号;
遍历所述目标q值对应的小区号范围内的第二数量个小区号,得到所述第二数量个小区号对应的第二数量个u值,其中,所述u值为与所述小区号相关的第二参数;
将所述第二数量个u值分别代入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的生成公式中,生成第二数量个u值对应的第二数量个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
将所述第二数量个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与所述基站发送至终端的接收信号中的窄带副同步信号NSSS逐一进行所述互相关运算,得到第二数量个第二相关值;
从所述第二数量个第二相关值中,选取最大的第二相关值,并将所述最大的第二相关值对应的u值确定为目标u值;
根据所述目标q值和所述目标u值,计算向终端发送接收信号的基站对应的小区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