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污泥堆场原位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8652.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亿军;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污泥 堆场 原位 固化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淤泥/污泥堆场原位固化装置,包括:四根或者四根以上牵引桩、钻进结构以及粉料输送系统;所述钻进结构与所述四根或者四根以上牵引桩相连;所述粉料输送系统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钻进结构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淤泥/污泥堆场原位固化装置,达到了提升施工安全性和固化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淤泥/污泥堆场原位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港口、航道的建设和维护、河流湖泊及污水处理厂等水环境治理工程都会产生大量淤泥/污泥。多年以来,我国对于淤泥/污泥大多采用简单的堆场处理法,即将淤泥/污泥输送至划定的堆场进行堆填,堆填深度达20余米,堆填量几万立方到几十万立方不等,堆场直径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体量巨大。而淤泥/污泥具有高含水、高有机质、部分污染物等特性;淤泥/污泥中的病原菌、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淤泥/污泥黏粒含量高,透水性差,固结过程非常缓慢,依靠自然沉降和蒸发的淤泥堆场经过两三年时间只能在表面形成厚20cm左右的天然硬壳层,而下部仍然为流态,力学特性差,极易发生滑坡灾害。
若将这些体量庞大的淤泥/污泥挖出进行异地处置,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都面临巨大困难,且环境二次污染风险大。原位固化处理是较为合理的方法,即将淤泥/污泥与改性固化药剂原位混合,降低淤泥/污泥含水率,增大其力学强度,钝化内部的污染物质,实现淤泥/污泥堆场快速修复利用。
由于淤泥/污泥的力学性质差,人员和机械设备难以进入低承载力的深大淤泥/污泥堆场施工。公开号CN10147631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在堆场表面快速形成硬壳层的固化方法》,该方法是将淤泥与固化材料混合搅拌,形成硬化的混合物,再把混合物铺设在整个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为人员和机械提供一个施工平台。但是此方法工序复杂,并且深大泥坑的表面硬壳层也无法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一旦下部流态淤泥发生滑动,易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淤泥/污泥堆场原位固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深大淤泥/污泥堆场承载力低,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无法进入堆场,安全风险高,操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淤泥/污泥堆场原位固化装置,包括:四根或者四根以上牵引桩、钻进结构以及粉料输送系统;
所述钻进结构与所述四根或者四根以上牵引桩相连;
所述粉料输送系统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钻进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桩包括:固定桩、牵引动力结构、滑轮以及牵引绳;
所述滑轮通过拉索固定在所述固定桩上;
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在所述牵引动力结构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钻进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钻进结构包括:基座、绞龙钻头、搅拌电机以及升降结构;
所述升降结构上部与所述牵引绳相连;所述基座与所述升降结构底部相连;
所述绞龙钻头与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粉料输送系统的出料口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绞龙钻头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均匀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粉料输送系统的出料口设置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所述绞龙钻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钻进结构还包括:压力探测器;
所述压力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实时监测钻进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为电动葫芦。
进一步地,所述粉料输送系统包括:粉料输送管、粉料输送泵、粉料罐以及空气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