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维修用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6807.X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葛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正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08 | 分类号: | E06C1/08;E06C1/18;E06C7/00;E06C7/10;E06C7/12;E06C7/46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吴文心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维修 梯子 | ||
本发明涉及电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力维修用梯子,包括下梯、上梯、插销、连梯装置、送货装置和脚套,所述上梯与下梯可在直梯和人字梯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的插销安装在下梯与上梯的连接处用以固定直梯;所述的连梯装置可滑动的安装在下梯与上梯后部,用于对人字梯进行稳固;所述的送货装置安装在上梯与下梯前部,用于对在直梯或人字梯上的电工递送物品;所述的脚套包括可跟换为适应坚硬地面或松软地面的不同类型脚套。本发明主要用在电力维修过程中,既需要用到直梯又需要用到人字梯,且还需要多次提升工具的场合;本发明能够实现直梯与人字梯的稳固便捷切换,且能够在两种梯子形态下便携的将地面的物品送到梯子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力维修用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梯子的种类比较多,材质也不一样,从结构上基本可以分类两大类,一是直梯,二是人字梯;直梯:由两根长粗杆子做边,中间横穿适合攀爬的横杆,用于爬高;人字梯:用于在平面上方空间(如屋顶)进行装修之类工作的一类登高工具,因其使用时,前后的梯杆及地面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看起来像一个‘人’字,因而把它形象的称为‘人字梯’;直梯与人字梯都被广泛应用于电工操作上。
而在某些场合的电力维修过程中,电工需要站在直梯上进行作业,在某些场合,电工又需要站在人字梯上进行作业;此时,若在施工场所放置两种梯子,则造成资源的浪费,若只在施工场所放置一种梯子,则当需要另一种梯子时,则会因为没有准备该种梯子而造成施工进度的延误,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现有技术中,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在直梯与人字梯中进行切换的设备,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11279.7的一种兼作直梯使用的人字梯,其能够实现人字梯与直梯的切换使用,但是该种梯子在做人字梯使用时,由于梯子间没有进行限位的连杆,使得该人字梯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向外张开,带来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部分两用梯,其虽然能够在直梯与人字梯之间进行切换,但是功能都较为单一,当电工需要带上工具箱进行工作时,要么需要用手提或用身体背着工具箱进行登梯;要么需要另外再在梯子上配备独立的提升机;要么是自身在走到梯子最上端之后,由地面上的同伴将工具递给自己;第一种方式中,因为电工需要用手提或身体背工具箱,不仅使电工无法拿取较大的工具,而且加大了电工的劳动强度,还容易分散电工在登梯过程中的注意力,带来安全隐患;第二种方式中,另外再配备独立的提升设备,造成了工作成本的升高,且当从人字梯切换成直梯,或者从直梯切换为人字梯后,由于梯子最高点发生变化,该提升设备还需反复拆卸,较为麻烦;第三种方式则浪费了一个劳动力,影响了同伴自身的工作。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新型的一种电力维修用梯子,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梯子,其能够实现在直梯和人字梯之间的任意切换,相对于传统单一的人字梯或直梯而言,本发明能够适用的场合更多;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梯子,其送货装置能够自动将电工需要的工具箱送到梯子上端,减小了电工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减小了电工爬梯子的安全隐患,并且该设计使得本发明能够将平时电工无法携带的较大工具带到梯子上端,实用性强;且本送货装置与梯子为一体,无论是直梯状态下,还是人字梯状态下,本发明的送货装置都无需反复拆卸,即可实现将物品从地面运送到梯子最上端,十分便捷;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梯子,其连梯装置的设计,保证了上梯与下梯在人字梯形态下,不会突然发生相向或背向的转动,进而保障了在人字梯上工作的电工的安全;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梯子,其凸型区与凹形区空隙的设计,使得本发明在转换为人字形形态时,可以选择将电工工具箱直接从人字梯最高点正下方竖直运动到人字梯上端,该设计一方面减小了绕线电机的工作压力,节省了电能,提高了绕线电机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小了工具箱从地面被提升到人字梯上端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正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正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用防火毡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电子产品外壳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