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落连接器地面热流试验中绝缘性能快速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6256.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吕章刚;梁海波;李浩;许昊;李昕;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连接器 地面 热流 试验 绝缘 性能 快速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落连接器地面热流试验中绝缘性能快速测量方法,属于绝缘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脱落连接器是飞行器电缆网的主要元器件之一,负责飞行器各级间段之间的连接与分离,该类连接器通常具有电分离功能,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实现各级间段分离功能。随着飞行器技术的发展,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飞行时间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受大气层内气动环境、大气参数等影响,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动热,位于飞行器尾部的脱落连接器因为处于裸露环境中,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承受的热流强度异常强烈,因此如何通过地面试验对所选用的脱落连接器在强热流环境下的电气性能进行考核就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受限于热流试验时间短、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能力有限、对于多点测试耗时长的限制,传统的测试方法难以得到热流试验过程中连接器绝缘性能,通常只能在热流试验完成后再对连接器中各接触件间绝缘电阻进行逐一测量,无法真实有效的获取到热流条件下受试件的绝缘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脱落连接器地面热流试验中绝缘性能快速测量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测试方法难以得到热流试验过程中连接器绝缘性能的缺点。通过本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对热流试验过程中脱落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进行全过程监测,用量化指标更好得衡量了受试产品在高热流条件下的绝缘电阻性能指标,为飞行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撑。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脱落连接器地面热流试验中绝缘性能快速测量方法,步骤如下:
(1)将待测脱落连接器中所有的接触件按照其在连接器型谱中的所处位置划分为四组,分别为分组A、分组B、分组C和分组D;
(2)将每组中的所有接触件的引出导线并联在一起,再将四组接触件的引出导线连接至绝缘电阻测试仪;
(3)启动绝缘电阻测试仪,利用绝缘电阻测试仪依次测量分组A与分组B之间、分组A与分组C之间、分组A与分组D之间、分组B与分组C之间、分组B与分组D之间、分组C与分组D之间共六种接触件分组组合间绝缘电阻,并且根据预设绝缘电阻的阈值,检测热流试验前待测脱落连接器绝缘电阻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进入步骤(4),否则该待测脱落连接器的绝缘性能不合格;
(4)启动热流控制设备,开始对待测脱落连接器进行热流照射;
(5)热流试验过程中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按照步骤3)依次循环测试六种接触件分组组合间的绝缘电阻阻值,并对各分组间绝缘电阻情况进行记录,直至试验结束;
(6)在整个热流试验期间,如果任意两组间的绝缘电阻均符合预设要求,则该待测脱落连接器内所有相邻接触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均满足要求。
所述步骤(1)分组具体为:
分组A:位于连接器型谱图中行数和列数同时为奇数的接触件;
分组B:位于连接器型谱图中行数为奇数且列数为偶数的接触件;
分组C:位于连接器型谱图中行数为偶数且列数为奇数的接触件;
分组D:位于连接器型谱图中行数和列数同时为偶数的接触件。
所述热流控制设备包括热源、热源控制器和热流传感器,热流传感器固定在安装待测脱落连接器的工装上,用于测量待测脱落连接器接受到的热流强度,热源控制器用于控制热源产生热流。
所述热源采用采用石英灯管阵列或者火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热流试验的时间很有限,现有技术中对于接触件较多的连接器,在有限的试验时间内根本测试不完所有的接触件绝缘电阻性能。通过本发明的脱落连接器地面热流试验中绝缘性能快速测量方法,能够利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脱落连接器各接触件间的绝缘电阻进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测,真实得到了该脱落连接器在飞行热流条件下的绝缘电阻变化曲线,从而为飞行试验提供地面试验支撑,通过本试验方法还能够得到脱落连接器在高热流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情况,为连接器的改进及设计提供一定的试验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热流试验中热流辐射源及受试设备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接触件分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文胸侧比位结构
- 下一篇:形成有保温部的防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