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0kV线路线损率异常原因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6133.3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非;钱正浩;伍慧君;陈灏生;王顺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1/00 | 分类号: | G01R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金普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kv 线路 线损率 异常 原因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10kV线路线损率异常原因检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从配网生产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以及营销系统中获取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的基础源数据;根据基础源数据分别对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进行以下分析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计量监测异常分析、负荷率分析、功率因数分析、用户CT饱和分析、线径分析和窃电原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显示界面上展示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的异常原因。本发明通过对营销管理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和生产系统的数据源收集,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和定位,能高效地辅助线损管理人员进行更精确地异常判断,提高线损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线损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10kV线路线损率异常原因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线损是电力网综合电能损耗的统称,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电能损耗。线损指标是衡量电网企业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及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是与先进水平对话的“国际语言”。线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提高经营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目前供电企业的日常线损管理仅依靠现场巡查、个人经验和技能判断分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分析错误以致采取不当的降损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10kV线路线损率异常原因检测方法和系统,能对10kV线路线损率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和定位,高效地辅助线损管理人员进行更精确地异常判断,从而提高线损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0kV线路线损率异常原因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配网生产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以及营销系统中获取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的基础源数据;
根据基础源数据分别对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进行以下分析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计量监测异常分析、负荷率分析、功率因数分析、用户CT饱和分析、线径分析和窃电原因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在显示界面上展示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的异常原因。
一种线损率异常原因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配网生产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以及营销系统中获取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的基础源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基础源数据分别对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进行以下分析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计量监测异常分析、负荷率分析、功率因数分析、用户CT饱和分析、线径分析和窃电原因分析;
展示模块,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在显示界面上展示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的异常原因。
本发明通过对营销管理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和生产系统的数据源收集,针对出现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线损率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和定位,这种方法客观、真实,能高效地辅助线损管理人员进行更精确地异常判断,从而提高线损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10kV线路线损率异常原因检测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进行计量监测异常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进行负荷率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进行功率因数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线损率异常的10kV线路进行用户CT饱和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波长输电线路稳态电压限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天线近场测试系统